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毒力测定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草莓的起源与种植概况 | 第12-13页 |
·草莓的主要病害 | 第13页 |
·草莓炭疽病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炭疽菌的分类系统 | 第16-18页 |
·炭疽菌的属的分类 | 第16-17页 |
·炭疽菌的种的分类 | 第17-18页 |
·不同分类方法在真菌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 第18-26页 |
·传统分类学方法 | 第18页 |
·血清学方法 | 第18-19页 |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第19-26页 |
·其它方法 | 第26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6-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草莓炭疽病田间症状的观察 | 第28页 |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种类鉴定 | 第28-30页 |
·供试材料 | 第28页 |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第28页 |
·病原菌培养性状的观察与种类鉴定 | 第28-30页 |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0-32页 |
·供试菌株 | 第30页 |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30-32页 |
·化学药剂对草莓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 第32-34页 |
·供试菌株 | 第32页 |
·供试药剂 | 第32页 |
·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2页 |
·草莓炭疽病田间症状的观察 | 第34-35页 |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种类的鉴定 | 第35-43页 |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43-51页 |
·光照对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3页 |
·温度对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3-46页 |
·pH 对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碳源对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氮源对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第48-50页 |
·分生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第50-51页 |
·化学药剂对草莓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56页 |
·病原菌的种类鉴定 | 第52-53页 |
·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53-54页 |
·化学药剂对草莓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 第54-55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