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规范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 第11页 |
|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经济学解释 | 第12-14页 |
| ·代际传承的契约理论解释 | 第12-13页 |
| ·代际传承的委托—代理理论解释 | 第13-14页 |
|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经典模型介绍 | 第14-19页 |
| ·三环模式—家族企业的经典模型 | 第14-16页 |
| ·家族企业的纵向剖面—三级发展模式 | 第16-17页 |
| ·朗基奈克和苏恩(Longenecker& Schoen)的七阶段接班模型 | 第17-18页 |
| ·斯达弗若(Stavrou)等人的三层次代际传承模型 | 第18-19页 |
| ·代际传承与企业的绩效 | 第19页 |
| ·代际传承与继任计划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现状 | 第21-25页 |
| ·中小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特点 | 第21-22页 |
| ·内部性 | 第21页 |
| ·有效性 | 第21-22页 |
| ·不确定性 | 第22页 |
| ·中小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方式 | 第22-25页 |
| ·所有权—诸子均分制 | 第22-23页 |
| ·经营权—子承父业 | 第23-24页 |
| ·其它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代际传承与组织演进 | 第25-29页 |
| ·家族企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 | 第25-26页 |
| ·代际传承与家族企业网络化 | 第26-29页 |
| ·家族信任、网络化的形成与代际传承 | 第26-27页 |
| ·企业家网络与代际传承 | 第27-29页 |
| 第五章 代际传承与企业绩效 | 第29-33页 |
| ·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 ·传承绩效的决定因素 | 第30-33页 |
| ·接班人的个人能力 | 第30-32页 |
| ·家族凝聚力 | 第32页 |
| ·继任计划的规范性 | 第32-33页 |
| 第六章 代际传承与继任计划 | 第33-40页 |
| ·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分析 | 第33-34页 |
| ·中国家族企业继承人正式进入前培养 | 第34-36页 |
| ·构建家族企业继承人胜任力模型 | 第34-35页 |
| ·家庭教育 | 第35页 |
| ·精英教育 | 第35-36页 |
| ·组建家族企业继承人团队 | 第36页 |
| ·中国家族企业继承人进入后培养 | 第36-38页 |
| ·基层锻炼 | 第36-37页 |
| ·适应角色 | 第37页 |
| ·组建团队 | 第37页 |
| ·累积权威 | 第37-38页 |
| ·案例:从“飞翔”到“方太” | 第38-40页 |
| 第七章 代际传承与文化认知 | 第40-42页 |
| ·源远流长的传统家族文化 | 第40页 |
| ·代际传承的文化依据 | 第40-42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7页 |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2-44页 |
| ·代际传承与组织演进 | 第42-43页 |
| ·代际传承与企业绩效 | 第43页 |
| ·代际传承与继任计划 | 第43页 |
| ·代际传承与文化认知 | 第43-44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44-45页 |
| ·研究的展望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