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技术融合的IDS模型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课题提出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 第10页 |
·被动防御体系的“被动”与“死板” | 第10-11页 |
·主动防御技术的“机动”与“灵活”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现有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IDS模型研究的可行性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4-15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入侵检测技术基础 | 第16-24页 |
·入侵检测的定义 | 第16-17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作用及目标 | 第17-21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 第17-19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 | 第19-20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目标 | 第20-21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模型 | 第21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21-22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入侵检测技术的未来展望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融合性入侵检测模型 | 第24-40页 |
·误用检测 | 第24-28页 |
·误用检测概述 | 第24页 |
·常用误用检测技术 | 第24-27页 |
·常用误用检测技术性能对比分析 | 第27-28页 |
·异常检测 | 第28-32页 |
·异常检测概述 | 第28页 |
·常用异常检测技术 | 第28-31页 |
·常用异常检测技术性能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融合技术的分析与选择 | 第32-35页 |
·两种入侵检测技术优缺点对比分析 | 第32页 |
·两种入侵检测技术性能综合对比分析 | 第32-35页 |
·多技术融合性入侵检测模型 | 第35-39页 |
·多技术融合性模型的概述 | 第35-36页 |
·多技术融合性模型的工作机制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融合性模型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40-58页 |
·SVM技术 | 第40-44页 |
·统计学习理论 | 第40页 |
·SVM技术基础 | 第40-42页 |
·SVM技术分析 | 第42-44页 |
·专家系统 | 第44-48页 |
·专家系统基础 | 第44-46页 |
·专家系统工作机理 | 第46-47页 |
·专家系统结构的改进 | 第47-48页 |
·知识库规则集的设计 | 第48-57页 |
·知识库规则的设计 | 第48-50页 |
·知识库规则竞争的解决方案 | 第50-51页 |
·基于记忆树模型的规则库设计 | 第51-53页 |
·知识库规则的应用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多技术融合性模型的原型系统及测试分析 | 第58-74页 |
·多技术融合性模型的原型结构 | 第58-60页 |
·多技术融合性模型的功能模块 | 第60-61页 |
·多技术融合性模型的关键处理模块 | 第61-66页 |
·融合性模型的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第61-63页 |
·融合性模型的数据分析 | 第63-65页 |
·融合性模型对分析结果的整合及存储 | 第65-66页 |
·多技术融合性模型的测试与分析 | 第66-73页 |
·融合性模型的测试环境 | 第66-67页 |
·融合性模型的测试与分析 | 第67-72页 |
·融合性模型的系统性能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4-76页 |
·本文研究总结 | 第74页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A | 第80-81页 |
附录B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