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让与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债权让与制度概述 | 第7-13页 |
(一) 债权让与相关制度辨析 | 第7-8页 |
(二) 债权让与制度的历史发展及立法规定 | 第8-13页 |
二、债权让与的性质 | 第13-15页 |
(一) 德国民法上的理论构成 | 第13页 |
(二) 法国民法上的理论构成 | 第13页 |
(三) 日本民法的理论构成 | 第13-14页 |
(四) 我国民法的理论构成 | 第14-15页 |
三、债权让与合同的有效要件 | 第15-24页 |
(一) 须存在有效的债权 | 第15-19页 |
(二) 被让与的债权具有可让与性 | 第19-23页 |
(三) 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债权让与意思表示一致 | 第23-24页 |
四、债权让与通知理论问题 | 第24-33页 |
(一) 债权让与通知与债务人的承诺 | 第24-25页 |
(二) 债权让与通知的性质 | 第25页 |
(三) 债权让与通知主体和相对人 | 第25-26页 |
(四) 债权让与通知形式 | 第26-28页 |
(五) 债权让与通知的效力 | 第28-33页 |
五、债权的双重让与问题 | 第33-38页 |
(一) 大陆法系中的债权的双重让与模式 | 第33-34页 |
(二) 英美法系中债权的双重让与问题 | 第34-35页 |
(三) 我国关于债权的双重让与模式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