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承载网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18页 |
| ·IPTV 的历史与发展 | 第12-14页 |
| ·IPTV 相关技术 | 第14页 |
| ·IPTV 主要业务 | 第14-16页 |
| ·IPTV 与数字电视的对比 | 第16-17页 |
| ·业务类型 | 第16页 |
| ·技术体系 | 第16页 |
| ·发展前景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IPTV 系统与关键技术 | 第18-35页 |
| ·IPTV 系统 | 第18-20页 |
| ·运营支撑层 | 第19页 |
| ·业务内容层 | 第19-20页 |
| ·网络承载层 | 第20页 |
| ·视频编解码技术 | 第20-30页 |
| ·帧内压缩技术 | 第21-24页 |
| ·帧间编码技术 | 第24-26页 |
| ·主要的视频编码标准 | 第26-30页 |
| ·MPEG 系列标准 | 第26-27页 |
| ·H.264 标准 | 第27-28页 |
| ·其它编解码标准 | 第28-30页 |
| ·流媒体传输技术 | 第30-34页 |
| ·流媒体承载和控制协议 | 第30-32页 |
| ·流媒体IP 流化和适配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IPTV 承载网 | 第35-60页 |
| ·IPTV 承载网概述 | 第35-36页 |
| ·IPTV 对承载网的要求 | 第35-36页 |
| ·承载网需要提供的保障 | 第36页 |
| ·IPTV 接入网 | 第36-39页 |
| ·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 | 第37-38页 |
| ·ADSL 技术 | 第37页 |
| ·VDSL 技术 | 第37页 |
| ·PON 技术 | 第37-38页 |
| ·IPTV 接入层网结构 | 第38-39页 |
| ·IPTV 汇聚与核心网 | 第39-47页 |
| ·路由协议在IPTV 中的应用 | 第39-42页 |
| ·组播路由与组播传送 | 第40-41页 |
| ·单播路由与汇聚 | 第41-42页 |
| ·高速路由器与流转发 | 第42-43页 |
| ·IPTV 汇聚网与核心组网结构 | 第43-44页 |
| ·IPTV 汇聚和核心网建设模式 | 第44-47页 |
| ·IPTV 家庭网络 | 第47-49页 |
| ·视频流与数据流分离 | 第47-48页 |
| ·无线传输 | 第48-49页 |
| ·IPTV 内容分发网CDN | 第49-59页 |
| ·内容存储 | 第51-54页 |
| ·存储容量要求 | 第51-52页 |
| ·读写性能要求 | 第52-53页 |
| ·提高磁盘读写效率的方法 | 第53-54页 |
| ·内容分发 | 第54-57页 |
| ·PUSH 技术 | 第54-55页 |
| ·PULL 方法 | 第55页 |
| ·基于请求的对象一致性算法 | 第55-57页 |
| ·内容路由 | 第57-58页 |
| ·全局负载均衡 | 第58页 |
| ·本地负载均衡 | 第58页 |
| ·内容管理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IPTV 承载网的实现 | 第60-71页 |
| ·浙江电信IPTV 项目概述 | 第60页 |
| ·IPTV 承载网结构 | 第60-67页 |
| ·核心网及汇聚网承载 | 第62-63页 |
| ·静态RP 规则和MSDP | 第62-63页 |
| ·PIM-SM 组播路由协议 | 第63页 |
| ·接入网承载及改造 | 第63-67页 |
| ·带宽计算 | 第65-66页 |
| ·组播业务复制点的选择 | 第66-67页 |
| ·CDN 网络 | 第67-69页 |
| ·负载均衡 | 第67页 |
| ·内容分发 | 第67-68页 |
| ·节点存储规划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缩写与术语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