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势时空分析与测量方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心电现象的生理学基础 | 第9-12页 |
| ·心脏电现象 | 第9页 |
| ·心脏中电兴奋的传导 | 第9-12页 |
| ·心电正问题和逆问题 | 第12-14页 |
| ·正问题 | 第12页 |
| ·逆问题 | 第12-14页 |
| ·体表势表面成像方法 | 第14-16页 |
| ·体表标测技术 | 第14-15页 |
| ·体表势表面拉普拉斯技术 | 第15-16页 |
| ·心脏表面参数成像方法 | 第16-18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基于拓扑模型的心电逆问题定解方法 | 第20-38页 |
| ·心电逆问题的病态特性及其正则化 | 第20-23页 |
| ·离散病态问题 | 第20-21页 |
| ·正则化方法 | 第21-23页 |
| ·心室的拓扑学模型 | 第23-27页 |
| ·心室除极临界点现象的拓扑学模型 | 第23-26页 |
| ·心室除极临界点用于逆问题定解的方法 | 第26-27页 |
| ·临界点现象的实验研究 | 第27-32页 |
| ·临界点现象在体表心电中的表现 | 第27-29页 |
| ·基于小波变换的临界时刻检出 | 第29-32页 |
| ·临界点空间定位实验 | 第32-37页 |
| ·临界点定位方法 | 第32-33页 |
| ·临界点定位实验 | 第33-36页 |
| ·讨论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体表势时空分析 | 第38-56页 |
| ·体表电位分析方法 | 第38-47页 |
| ·基于SVD 的体表电位分析 | 第38-45页 |
| ·相关分析 | 第45-47页 |
| ·优化导联位置的选择 | 第47-54页 |
| ·方法 | 第47-53页 |
| ·优化电极组合的适用性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体表势表面拉普拉斯成像方法 | 第56-82页 |
| ·生物电磁场的理论基础 | 第56-57页 |
| ·表面Laplacian | 第57-58页 |
| ·表面Laplacian 的定义 | 第57页 |
| ·表面Laplacian 的意义 | 第57-58页 |
| ·表面Laplacian 近似 | 第58-63页 |
| ·五点差分法 | 第59页 |
| ·样条插值法 | 第59-63页 |
| ·基于球模型的表面Laplacian 计算 | 第63-78页 |
| ·球模型 | 第63-67页 |
| ·表面Laplacian 的计算 | 第67-68页 |
| ·表面势及其Laplacian 的理论值计算 | 第68-69页 |
| ·表面势及其Laplacian 的样条插值计算 | 第69-77页 |
| ·噪声对样条插值结果的影响 | 第77-78页 |
| ·体表势表面Laplacian 分析 | 第78-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五章 表面拉普拉斯的直接测量 | 第82-101页 |
| ·引言 | 第82-83页 |
| ·测量电极 | 第83-88页 |
| ·双极同心圆电极 | 第83-84页 |
| ·三极同心圆电极 | 第84-87页 |
| ·双极和三极同心圆电极性能比较 | 第87-88页 |
| ·电极物理尺寸的影响 | 第88-90页 |
| ·三极同心圆电极传感方法实现及其性能实验 | 第90-93页 |
| ·传感方法实现 | 第90-91页 |
| ·传感器性能实验 | 第91-93页 |
| ·体表拉普拉斯心电的测量及其信号分析 | 第93-100页 |
| ·体表拉普拉斯心电的采集 | 第93-94页 |
| ·非线性自适应工频干扰的消除 | 第94-96页 |
| ·其它噪声的消除 | 第96-97页 |
| ·结果 | 第97-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 ·全文总结 | 第101-104页 |
| ·展望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14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4-115页 |
| 附录 | 第115-120页 |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