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对风险和不确定情形下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第二章 风险和不确定情形下的决策理论概述第13-21页
   ·期望效用理论(the expected utility theory)及其批评第14-18页
     ·N-M效用理论第15-16页
     ·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批评第16-18页
   ·风险和不确定情形下的决策理论——“齐当别”(the equate-to-differentiate)决择模型第18-21页
第三章 偏好反转现象相关文献探讨第21-45页
   ·偏好反转的概念第22-23页
   ·偏好反转的公理化检验第23-25页
     ·违反独立性公理第24页
     ·违反转移性公理第24-25页
     ·违反简约性公理第25页
     ·违反程序不变性公理第25页
     ·违反稳定性公理第25页
   ·偏好反转的解释第25-31页
     ·占优效应(the prominence effect)第26-28页
       ·比例相容性假设(the scale compatibility hypothesis)第27-28页
       ·质量比例假设(qualitive scale hypothesis)第28页
       ·任务目标假设(the task-goal hypothesis)第28页
     ·表达理论(the expression theory)第28-29页
     ·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第29页
     ·参照点水平理论(the reference-level theory)第29页
     ·依赖参照点的主观期望效用理论(reference-dependent 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第29-30页
     ·“齐当别”抉择模型(equate-to-differentiate approach)第30-31页
     ·其它解释第31页
   ·偏好反转与高估价金融赌局和/或低估价概率赌局第31页
   ·偏好反转与非线性概率偏好第31-32页
   ·反应模式(response mode)与偏好反转第32-37页
   ·实验室与真实环境下的偏好反转实验研究第37-40页
   ·联合评价与分离评价第40-43页
     ·标准理论(the norm theory)第41-42页
     ·需要/应当主张(the want/should proposition)第42页
     ·评估假设(the evaluability hypothesis)第42-43页
   ·单一维度评价下的偏好反转问题第43-45页
第四章 合取谬误现象相关文献探讨第45-61页
   ·合取谬误现象第45-57页
     ·合取谬误的提出第45-48页
     ·合取谬误的信息进程(information process)研究第48-50页
       ·代表性合取谬误的信息进程第48页
       ·因果关系合取谬误的信息进程第48-49页
       ·综合策略(the integration strategy)第49页
       ·提示方法策略(the cue-wise strategy)第49-50页
     ·合取谬误现象的解释模型第50-57页
       ·启发式观点第50页
       ·语意理解错误观点第50-52页
       ·认知规则观点第52-57页
   ·“齐当别”理论(The equate-to-differentiate approach)对Linda问题的解释第57-60页
   ·合取谬误现象对医疗诊断和犯罪动机裁决的启示第60-61页
第五章 实验一:“齐当别”抉择模型对偏好反转现象的验证第61-68页
   ·试验目的第62页
   ·试验方法第62-63页
     ·实验刺激第62页
     ·试验程序第62-63页
   ·试验结果第63-65页
   ·讨论第65-68页
第六章 实验二:在不确定情形下对“齐当别”抉择模型的验证第68-73页
   ·试验目的第68页
   ·试验方法第68-69页
     ·实验刺激材料第68-69页
     ·被试第69页
   ·试验结果第69-70页
   ·讨论第70-7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6页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74页
     ·偏好反转的实验结果第74页
     ·不确定情形下判断问题的实验结果第74页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9页
附录一:Linda问题的研究比较第89-94页
附录二:实验一使用的刺激材料第94-97页
附录三:实验二使用的刺激材料第97-9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99-100页
感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数学模型分析及其应用
下一篇:重点大学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