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0页 |
1 综述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1-13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3-14页 |
2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理论综述 | 第14页 |
·针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分析综述 | 第14-16页 |
·协整理论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运用 | 第16-17页 |
·国内最新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3 中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 第21-34页 |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现状综述 | 第21-24页 |
·我国电力工业的历史沿革 | 第21页 |
·我国电力工业的地区布局 | 第21-22页 |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 | 第22-24页 |
·电力供求现状 | 第24页 |
·电力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总体电力需求量的变化趋势 | 第24-25页 |
·人均生活用电情况的变化 | 第25页 |
·社会用电结构的变化 | 第25-26页 |
·影响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 第26-29页 |
·宏观经济形势 | 第26-27页 |
·电价 | 第27页 |
·人口增长及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 第27-28页 |
·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用电结构重型化 | 第28页 |
·能源政策的调整 | 第28-29页 |
·电力供应分析 | 第29-30页 |
·电力供应的增长历史及现状 | 第29页 |
·电力供应的构成分析 | 第29-30页 |
·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 | 第30-34页 |
·决策失误及新增电力投产速度滞后于需求增长导致总量不足是根本原因 | 第30-31页 |
·煤电关系紧张导致电力供应不足 | 第31-32页 |
·电源结构不合理是电力短缺的重要因素 | 第32页 |
·电网建设滞后进一步加剧了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 第32-34页 |
4 一般的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 第34-43页 |
·电力弹性系数法 | 第34-38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变化的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35-37页 |
·电力弹性系数法预测电力需求量 | 第37-38页 |
·产业结构分析法 | 第38-41页 |
·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对用电需求比重的变化 | 第38-39页 |
·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 第39-41页 |
·以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 第41-43页 |
5 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电力工业供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43-63页 |
·协整分析的背景 | 第43-44页 |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 第44-49页 |
·协整及其检验 | 第45-47页 |
·误差修正模型(ECM) | 第47-48页 |
·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8-49页 |
·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供需的协整分析 | 第49-55页 |
·模型的建立及数据预处理 | 第49页 |
·中国用电量、装机容量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 第49-55页 |
·影响中国电力需求因素的协整分析 | 第55-63页 |
·数据处理与模型建立 | 第55-56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56页 |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56-59页 |
·电力需求预测 | 第59-60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60-63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科研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