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出租车管理系统及发展 | 第9-10页 |
·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理论与分析 | 第14-22页 |
·RFID系统理论和关键技术 | 第14-19页 |
·RFID系统的数据传输 | 第14-16页 |
·RFID系统通信协议 | 第16-17页 |
·电子标签 | 第17-18页 |
·RFID阅读器 | 第18-19页 |
·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 第19-22页 |
·GSM短消息业务 | 第20页 |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 第20-22页 |
第3章 系统架构设计及需求分析 | 第22-47页 |
·系统应用组织及其职能 | 第22页 |
·系统应用组织结构 | 第22页 |
·需求分析 | 第22-26页 |
·总体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应用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26-29页 |
·技术可行性 | 第26-29页 |
·经济可行性 | 第29页 |
·社会可行性 | 第29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系统实现的要求 | 第30-32页 |
·系统的工作原理简介 | 第32-36页 |
·车载模块的设备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管理中心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硬件设备选型原则 | 第36-39页 |
·车载模块系统硬件 | 第36-38页 |
·管理中心系统硬件 | 第38-39页 |
·系统总体架构模型 | 第39-41页 |
·应用层 | 第40页 |
·中间层 | 第40-41页 |
·数据传输层 | 第41页 |
·系统硬件架构模型 | 第41-42页 |
·系统软件架构模型 | 第42-44页 |
·C/S二层结构 | 第42页 |
·B/S三层结构 | 第42-43页 |
·C/S与B/S的比较 | 第43-44页 |
·系统网络架构模型 | 第44-45页 |
·系统工作平台架构模型 | 第45页 |
·系统应用架构模型 | 第45-47页 |
第4章 系统开发 | 第47-79页 |
·基于UML的系统建模 | 第47-50页 |
·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47-48页 |
·系统的功能划分与用例图 | 第48-49页 |
·顺序图 | 第49-50页 |
·系统数据流程 | 第50-55页 |
·顶层数据流 | 第51页 |
·零层数据流 | 第51-52页 |
·一层数据流 | 第52-54页 |
·二层数据流 | 第54页 |
·三层数据流 | 第54-55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55-58页 |
·车辆调度系统体系结构 | 第56-57页 |
·安全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 第57-58页 |
·业务流程 | 第58页 |
·系统处理流程 | 第58-60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60-67页 |
·概念设计 | 第61-62页 |
·逻辑设计 | 第62-64页 |
·物理设计 | 第64-66页 |
·数据库操作 | 第66-67页 |
·GSM/GPRS通信模块实现方法的研究 | 第67-76页 |
·网络通信及其实现工具 | 第67-69页 |
·通信链路的实现方法 | 第69-75页 |
·客户端通信协议 | 第75页 |
·协议转换及客户端通信的实现方法 | 第75-76页 |
·系统安全问题及对策 | 第76-79页 |
·网络安全解决办法 | 第76-77页 |
·信息安全解决办法 | 第77-79页 |
第5章 系统的实现 | 第79-84页 |
·技术方案选择 | 第79-81页 |
·技术选择原则 | 第79页 |
·开发工具选择 | 第79-80页 |
·数据库选择 | 第80页 |
·操作系统选择 | 第80页 |
·开发平台选择 | 第80-81页 |
·车辆监控调度模块的实现 | 第81-83页 |
·安全模块的实现 | 第83-8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1 结论 | 第84页 |
2 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