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8-20页 |
1. 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法律责任理论概述 | 第20-23页 |
·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界定 | 第20-21页 |
·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法律责任理论分析 | 第21-23页 |
2. 我国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法律责任制度评析 | 第23-38页 |
·我国的立法进程 | 第23-29页 |
·旧版软件保护条例的发布 | 第23-25页 |
·中美谅解备忘录的签订 | 第25-26页 |
·《行动计划》的实施 | 第26-27页 |
·“微软诉亚都案”后的新发展 | 第27-29页 |
·新版软件保护条例的发布 | 第29页 |
·对我国立法进程的评价 | 第29-31页 |
·最终用户法律责任相关规定评价 | 第31-38页 |
·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 | 第31-32页 |
·关于软件非法复制的规定 | 第32-34页 |
·关于使用侵权软件的规定 | 第34-38页 |
3. 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法律责任比较研究 | 第38-45页 |
·美国的立法规定 | 第38页 |
·欧盟的立法规定 | 第38-39页 |
·日本的立法规定 | 第39-41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规定 | 第41-43页 |
·TRIPS 的规定 | 第43-45页 |
4. 对完善我国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法律责任规定的构想 | 第45-54页 |
·确立我国最终用户的利益平衡原则 | 第45-47页 |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47-51页 |
·合理界定最终用户责任的承担 | 第47-50页 |
·合理界定我国最终用户主观过错问题 | 第50-51页 |
·执法方面 | 第51-54页 |
·纠正对象错误问题 | 第51-52页 |
·加大对盗版软件打击力度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