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废水处理ABR+SBR工艺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我国的水环境状况 | 第10-11页 |
·制革工业废水的主要特点及危害 | 第11-13页 |
·制革工业废水的主要特点 | 第11-12页 |
·制革废水的危害 | 第12-13页 |
·国内外皮革废水厌氧处理研究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皮革废水的特性及处理现状 | 第14-19页 |
·皮革加工废水简介及来源 | 第14-15页 |
·废水水质 | 第15-17页 |
·国内外皮革废水常见处理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试验组织及实施 | 第23-42页 |
·试验现场概述 | 第23-33页 |
·废水来源 | 第23-24页 |
·废水水量 | 第24-26页 |
·进水水质参数 | 第26-27页 |
·处理工艺 | 第27页 |
·废水处理流程 | 第27页 |
·分流系统说明 | 第27页 |
·现场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3页 |
·模拟试验组织及实施 | 第33-42页 |
·ABR+SBR处理工艺的提出 | 第33-38页 |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 第33-35页 |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 第35-37页 |
·ABR+SBR处理工艺处理皮革废水 | 第37-38页 |
·ABR模型的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试验目的 | 第38页 |
·试验方案 | 第38页 |
·试验装置 | 第38-39页 |
·试验用水 | 第39页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39页 |
·试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39页 |
·SBR模型的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39-42页 |
·试验目的 | 第39页 |
·试验方案 | 第39-40页 |
·试验装置 | 第40页 |
·试验用水 | 第40页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40-42页 |
第3章 ABR模拟试验研究 | 第42-51页 |
·污泥培养及驯化 | 第42-47页 |
·接种污泥 | 第42页 |
·反应器的升温速率 | 第42页 |
·进水pH值的控制 | 第42页 |
·进水方式 | 第42-43页 |
·反应器进水温度控制 | 第43页 |
·营养元素添加 | 第43页 |
·反应器容积负荷增加方式 | 第43页 |
·毒性 | 第43-45页 |
·微量元素投加 | 第45-47页 |
·不同HRT对ABR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氨氮对ABR的影响 | 第48页 |
·PH的变化 | 第48-49页 |
·温度对ABR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SBR模拟试验研究 | 第51-64页 |
·污泥的培养驯化 | 第51-54页 |
·污泥来源及驯化方法 | 第51页 |
·驯化中的指示微生物变化 | 第51-53页 |
·驯化启动阶段主要运行结果 | 第53-54页 |
·运行模式的确定 | 第54-55页 |
·最佳运行工况的确定 | 第55-58页 |
·进水时间和方式的确定 | 第55页 |
·不同曝气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厌氧搅拌时间和排水量的控制 | 第57页 |
·最优沉降时间的确定 | 第57页 |
·最佳运行工况的确定 | 第57-58页 |
·运行参数的确定 | 第58-59页 |
·溶解氧(DO)的影响 | 第58页 |
·反应最佳温度的确定 | 第58-59页 |
·MLSS的影响 | 第59页 |
·有机物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 第59页 |
·优化条件下稳定运行的处理效果 | 第59-60页 |
·与泰庆皮革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场处理效果的对比 | 第60-61页 |
·与模拟试验相似运行模式的应运实例及运行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64-66页 |
1. 结论 | 第64页 |
2. 建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