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地图制图学(地图学)论文--地图编制论文

基于Strip-Tree的矢量地图渐进式传输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什么是矢量地图渐进式传输第9页
     ·为什么要渐进式传输第9-10页
     ·为什么要传输矢量数据第10页
     ·渐进式传输的优点第10-11页
   ·已有研究成果第11-12页
     ·国外研究成果第11-12页
     ·国内研究成果第12页
   ·关键技术策略第12-15页
     ·传输的粒度第12-13页
     ·数据的压缩与重构第13-14页
     ·传输方式第14-15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线要素化简及其改进算法第17-25页
   ·线要素化简的基本算法第17-20页
     ·间隔取点法第17-18页
     ·垂距限差法第18页
     ·角度限差法第18-19页
     ·Douglas-Peucker第19-20页
   ·基本算法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相关改进算法第21-24页
     ·基于自然规律的综合算法第21-22页
     ·纯几何渐进式化简算法第22-23页
     ·再分区式化简算法第23页
     ·基于星形的D-P算法第23-24页
     ·避免自相交与相交的D-P算法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基于STRIP-TREE的线要素压缩与重构第25-34页
   ·基本概念第25-28页
     ·Strip-Tree结构第25-26页
     ·基本定义第26-28页
   ·基于STRIP-TREE的线要素压缩与重构算法第28-31页
     ·相交原子对概念与求法第28-29页
     ·线要素压缩与重构算法第29-31页
   ·线要素图层压缩与重构算法第31-33页
     ·线要素图层压缩与重构算法第31-32页
     ·实验结果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渐进式传输控制策略第34-44页
   ·渐进传输控制策略概况第34-35页
   ·RTP和RTCP协议第35-38页
     ·RTP协议第35-37页
     ·RTCP协议第37-38页
   ·发送端传输机制第38-41页
     ·发送端反馈控制策略第38-39页
     ·发送端分层编码第39-40页
     ·地图数据传输结构第40-41页
   ·客户端传输机制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4-54页
   ·系统总体结构第44-45页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第45-49页
     ·地理数据格式第45-46页
     ·Data Loader第46-48页
     ·数据压缩与重构第48页
     ·拓扑检查第48-49页
   ·实验系统的实现第49-50页
   ·实验结果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论文总结第54-55页
   ·研究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替代责任的具体类型
下一篇:植物甾醇的提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