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3-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矿井高压电网故障与保护原理 | 第13-23页 |
§2-1 短路保护 | 第13-15页 |
2-1-1 短路故障的暂态过程 | 第13-14页 |
2-1-2 短路故障的保护原理 | 第14-15页 |
2-1-3 相敏保护基本原理 | 第15页 |
§2-2 过负荷保护 | 第15-16页 |
2-2-1 过负荷特性 | 第15-16页 |
2-2-2 热量积累 | 第16页 |
§2-3 电压保护 | 第16-17页 |
§2-4 选择性漏电保护 | 第17-20页 |
2-4-1 矿井高压电网漏电故障特征 | 第18-19页 |
2-4-2 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 | 第19-20页 |
§2-5 监视线保护 | 第20-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保护系统的信号采样及算法 | 第23-28页 |
§3-1 采样方式的选择 | 第23-24页 |
3-1-1 直流采样 | 第23页 |
3-1-2 交流采样 | 第23-24页 |
§3-2 微机保护算法的分析 | 第24-27页 |
3-2-1 正弦模型算法 | 第24-26页 |
3-2-2 非正弦模型算法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保护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28-49页 |
§4-1 保护系统硬件的整体设计方案 | 第28-29页 |
§4-2 微机系统 | 第29-31页 |
4-2-1 主处理器的选择 | 第29-30页 |
4-2-2 从处理器的选择 | 第30页 |
4-2-3 主从处理器的通讯方式 | 第30-31页 |
§4-3 模拟量输入单元 | 第31-40页 |
4-3-1 交流采样单元 | 第31-36页 |
4-3-2 选择性漏电处理单元 | 第36-39页 |
4-3-3 绝缘监视保护单元 | 第39-40页 |
§4-4 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 | 第40-42页 |
4-4-1 开关量输入单元 | 第40-41页 |
4-4-2 开关量输出单元 | 第41-42页 |
§4-5 人机接口单元 | 第42-43页 |
4-5-1 液晶显示模块 | 第42页 |
4-5-2 键盘电路的设计 | 第42-43页 |
§4-6 DSP 的外围电路 | 第43-47页 |
4-6-1 存储器扩展 | 第43-44页 |
4-6-2 时钟电路 | 第44-45页 |
4-6-3 电源电路以及复位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4-6-4 日历时钟 | 第46-47页 |
§4-7 通讯电路 | 第47-4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保护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49-53页 |
§5-1 微机保护的干扰方式和干扰来源 | 第49页 |
§5-2 干扰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 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措施 | 第50-52页 |
5-3-1 硬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 | 第50-51页 |
5-3-2 软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六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6-1 电流保护 | 第53-54页 |
§6-2 漏电保护 | 第54-55页 |
§6-3 监视保护 | 第55页 |
§6-4 电压保护 | 第55-5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