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基于分子结构特征的药物毒性预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3页
   ·药物分析学概述第13-17页
     ·药物分析技术概况第13-15页
     ·药物分析学研究领域概况第15-17页
     ·药物分析学与药物毒性预测的关系第17页
   ·药物毒性预测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19页
   ·基于分子结构特征的药物毒性预测方法第19-22页
     ·分子结构参数的计算第19-20页
     ·分子结构参数的选择第20-21页
     ·QSTR模型的建立第21页
     ·QSTR模型的验证第21-22页
   ·药物毒性预测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机理模型第22页
     ·统计模型第22-23页
     ·专家系统第23-24页
   ·药物毒性预测面临的挑战第24-25页
   ·本文研究思路第25-28页
 参考文献第28-33页
第二章 准机理模型预测化合物的毒性第33-48页
   ·分子结构对毒性影响规律的分析第33-34页
   ·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定量表征的研究背景第34-35页
   ·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结构参数的构造第35-38页
     ·孤对电子参数第35-36页
     ·分子体积参数第36-38页
   ·定量结构-毒性相关模型的构建第38-44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38页
     ·苄醇衍生物对黑曲霉毒性的QSTR模型第38-40页
     ·取代苯酚对梨形四膜虫毒性的QSTR模型第40-42页
     ·含氮杂环化合物对纤毛幼虫毒性的QSTR模型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第三章 毒作用方式模型预测化合物的急性毒性第48-73页
   ·急性毒性数据集第48-49页
   ·研究方案第49-50页
   ·建模方法与模型性能评价第50-52页
     ·分子结构参数的计算第50页
     ·变量选择与转换第50-51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第51-52页
     ·模型性能评价第52页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52-60页
     ·置信水平为A&B的局部模型与全局模型结果第52-56页
     ·置信水平为C&D的局部模型与全局模型结果第56-58页
     ·比较A&B与C&D置信水平毒作用方式模型的性能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表 3-S1~3-S4第63-73页
第四章 基于分子相似性的局部定量结构-毒性相关模型预测化合物的基线毒性第73-103页
   ·基线毒性数据集第74页
   ·研究方案设计第74-78页
     ·分子结构参数的计算第75页
     ·变量选择与转换第75页
     ·聚类分析第75-76页
     ·分类第76-77页
     ·QSTR建模方法第77页
     ·统计结果评价第77-78页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78-90页
     ·数据集1的结果与讨论第78-88页
       ·聚类、分类结果及毒理学意义第78-80页
       ·PLSR建模结果第80-83页
       ·统计结果评价第83-84页
       ·最佳子集数n=4时的统计分析过程与结果第84-86页
       ·对数据集1建模具有重要贡献的结构参数第86-88页
     ·数据集2的结果与讨论第88-90页
     ·本研究方案讨论第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附表 4-S1~4-S6第93-10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增温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光环境下几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矿用隔爆型高压开关智能综合保护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