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刑法边缘性研究》

导论第1-24页
 一、研究对象的匡定——一个简要的切入第8-11页
 二、研究内容的阐释——对本文立场的几点说明第11-14页
 三、相关理论前提——简要的回顾与梳理第14-19页
 四、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刑法边缘的思索第19-24页
第一章“见危不助”概念解析第24-42页
 一、“见危不助”主体范围的划定第25-26页
 二、见危不助的行为指向——“危”第26-32页
 三、见危不助与见义勇为——对上一部分的补充说明第32-38页
 四、“见危不助”的类型划分第38-42页
第二章 见危不助罪相关立法及其犯罪化的争议第42-67页
 一、中外关于见危不助罪的立法情况简介与分析第42-51页
 二、立法应当何去何从——关于见危不助犯罪化的争议第51-67页
第三章 道德与法律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第67-96页
 一、道德:不可定义的存在第67-69页
 二、行为规范——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单维考察第69-77页
 三、刑法视野中的道德解读第77-82页
 四、见危不助的道德归属及其犯罪化第82-96页
第四章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社会与规范基础研究第96-121页
 一、见危不助犯罪化制约因素之一:社会因素第96-108页
 二、见危不助犯罪化制约因素之二:心理机制第108-114页
 三、刑事社会政策与见危不助犯罪化第114-120页
 四、结语第120-121页
第五章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社会与规范基础研究第121-147页
 一、社会连带思想与见危不助规制方式的法律选择第121-126页
 二、见义勇为与法律规范——见危不助的反面切入第126-141页
 三、见危不助犯罪化与刑法谦抑的进一步断想第141-147页
第六章 刑法框架下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具体考量第147-167页
 一、见危不助犯罪化的法益判断第147-151页
 二、见危不助刑事立法与风险转嫁第151-156页
 三、见危不助刑事立法在司法上的可能后果第156-163页
 四、见危不助刑事立法与公民守法第163-167页
第七章 关于见危不助犯罪化的限定性思考第167-188页
 一、特殊情形下的见危不助及其法律适用解析第167-177页
 二、前述刑法适用根据缺失或不当的原因分析第177-182页
 三、特定主体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立法建议第182-18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88-197页
附录:国外有关见危不助罪的立法规定(补充)第197-199页
后 记第199-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入式语音系统设计
下一篇:快速成长国有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E”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