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进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2. 21世纪伊朗油气资源特征及其政治经济意义 | 第12-21页 |
·伊朗石油资源特征 | 第12-18页 |
·伊朗石油储量丰富,国家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收入 | 第12-15页 |
·油田老化问题突出,勘探、建设与维护需要大量投资 | 第15页 |
·原油加工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国内石油消费日益增长的需要 | 第15-16页 |
·油气储运能力强大 | 第16-17页 |
·里海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划界与分享问题争论不休 | 第17-18页 |
·伊朗天然气资源特征 | 第18-20页 |
·天然气储量相当丰富 | 第18页 |
·天然气产量较低,而国内消费增长较快 | 第18-19页 |
·随着南帕尔斯等气田的开发,伊朗将成为世界天然气出口大国 | 第19-20页 |
·21世纪伊朗油气资源的世界性战略地位及其政治经济意义 | 第20-21页 |
3. 中伊油气合作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 第21-28页 |
·中伊油气合作的现状 | 第21-26页 |
·合作的方式 | 第21-23页 |
·合作的规模及成效 | 第23-26页 |
·中伊油气合作的重要意义 | 第26-28页 |
·中国方面 | 第26-27页 |
·伊朗方面 | 第27-28页 |
4. 21世纪中伊油气合作的风险因素分析 | 第28-39页 |
·经济因素 | 第28-31页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国际油市动荡 | 第29-30页 |
·跨国石油公司的竞争 | 第30-31页 |
·油气运输安全 | 第31页 |
·政治因素 | 第31-38页 |
·伊朗核问题 | 第31-33页 |
·美国因素 | 第33-34页 |
·日中能源对抗 | 第34-35页 |
·印欧与中国能源竞争 | 第35-38页 |
·技术因素 | 第38页 |
·文化宗教因素: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 | 第38-39页 |
·其它因素 | 第39页 |
5. 21世纪中伊油气合作的风险评价 | 第39-47页 |
·FHW法的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物元模型 | 第40页 |
·灰色系统 | 第40页 |
·模糊灰色物元 | 第40-41页 |
·FHW法决策依据的产生 | 第41-45页 |
·建立模型及确定评价指标 | 第41-42页 |
·专家评审 | 第42-44页 |
·评审结果的计算 | 第44-45页 |
·中伊油气合作FHW法评价 | 第45-47页 |
·FHW法评价结果 | 第45-4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6. 中伊油气合作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47-52页 |
·加强中伊油气合作要有国际战略眼光 | 第47-48页 |
·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跨国石油经营战略 | 第48页 |
·政府和企业都要努力为参与伊朗油气资源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 第48-49页 |
·实现多元化石油战略,确保中国能源安全 | 第49-50页 |
·确立合作型石油安全新观念,建立多边油气合作安全机制 | 第50-51页 |
·推动“能源走廊”的建设,确保能源运输安全 | 第51-52页 |
·加强中伊宗教、文化交流 | 第52页 |
7.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