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和特征 | 第10-27页 |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22页 |
(一) 商业秘密的概念 | 第10-13页 |
(二)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 | 第13-22页 |
二、商业秘密权的特征 | 第22-27页 |
(一) 权利主体的相容性 | 第22-23页 |
(二) 权利客体的秘密性 | 第23-24页 |
(三) 权利内容具有相对性 | 第24页 |
(四) 权利期限的不确定性 | 第24-25页 |
(五) 权利确立的自然性 | 第25页 |
(六) 权利保护的高风险性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商业秘密权的内容 | 第27-39页 |
一、人身权 | 第27-28页 |
(一) 身份权 | 第27页 |
(二) 保密权 | 第27-28页 |
二、财产权 | 第28-29页 |
(一) 占有权 | 第28页 |
(二) 使用权 | 第28页 |
(三) 收益权 | 第28-29页 |
(四) 处分权 | 第29页 |
三、商业秘密权的限制 | 第29-39页 |
(一) 商业秘密权限制的理论依据 | 第29-34页 |
(二) 商业秘密权限制的种类 | 第34-39页 |
第三部分 商业秘密权的客体——商业秘密 | 第39-47页 |
一、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 第39-44页 |
二、商业秘密的范围分析 | 第44-47页 |
第四部分 我国确立商业秘密权的立法建议 | 第47-53页 |
一、我国商业秘密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的缺陷 | 第47-49页 |
(一) 我国商业秘密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47-48页 |
(二) 我国商业秘密权法律保护存在的缺陷 | 第48-49页 |
二、专门立法保护商业秘密权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一) 确立商业秘密权有助于以商业秘密的保护 | 第49页 |
(二) 确立商业秘密权有助于激励信息创新 | 第49-50页 |
(三) 商业秘密权的确立有利于资源从低价值向高价值过渡,促进社会福利 | 第50页 |
三、构建我国商业秘密权的立法建议 | 第50-53页 |
(一) 制定统一的《商业秘密法》,确认商业秘密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 第50-51页 |
(二) 增加竞业禁止的规定 | 第51-52页 |
(三) 明确侵犯商业秘密权的举证责任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