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1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 | 第14-17页 |
·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 | 第14-15页 |
·超显性假说(Overdominance Hypothesis) | 第15-16页 |
·上位假说(Epistasis Hypothesis) | 第16-17页 |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与杂种优势 | 第17-18页 |
·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与杂种优势 | 第18-19页 |
·基因组DNA甲基化(Genome Methylation)与杂种优势 | 第19-20页 |
·基因表达调控(Gene Expression and Control)与杂种优势 | 第20-22页 |
2 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3 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SSH的原理与方法 | 第23-25页 |
·SSH的优点、不足和改进 | 第25-27页 |
·SSH的优点 | 第25页 |
·SSH的不足和改进 | 第25-27页 |
·SSH的应用 | 第27-28页 |
4 获得cDNA全长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RACE技术 | 第28-29页 |
·RACE技术原理 | 第28-29页 |
·RACE应用 | 第29页 |
·电子克隆 | 第29-32页 |
·电子克隆原理与方法 | 第30页 |
·电子克隆应用 | 第30-32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52页 |
1.实验材料 | 第33页 |
·构建cDNA消减文库组织样品 | 第33页 |
·F2代猪群DNA样品及其性状测定 | 第33页 |
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3-34页 |
3 主要试剂盒、药品试剂及其配置 | 第34-36页 |
·主要试剂盒 | 第34页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34-35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5-36页 |
4 实验方法 | 第36-52页 |
·猪基因组DNA的提取、浓度测定和质量检测 | 第36-37页 |
·肌肉组织总R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背最长肌mRNA的分离 | 第38-39页 |
·配制母液 | 第38页 |
·探针退火 | 第38页 |
·清洗磁珠 | 第38页 |
·清洗与捕获Oligo(dT)-mRNA杂交体 | 第38页 |
·洗脱mRNA | 第38-39页 |
·沉淀与浓缩mRNA | 第39页 |
·mRNA纯度与浓度的检测 | 第39页 |
·SMART cDNA的合成 | 第39-40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40-44页 |
·Driver cDNA和Tester cDNA的制备 | 第40-42页 |
·接头连接效率的检测 | 第42页 |
·两轮抑制消减杂交 | 第42-43页 |
·两轮PCR扩增 | 第43-44页 |
·cDNA文库消减效率的检测 | 第44页 |
·消减文库的构建 | 第44-46页 |
·载体连接 | 第44-45页 |
·细菌转化 | 第45-46页 |
·消减cDNA文库的筛选 | 第46-48页 |
·PCR初步筛选 | 第46页 |
·斑点杂交筛选阳性克隆 | 第46-48页 |
·阳性克隆cDNA片段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48页 |
·RT-PCR检验差异表达基因 | 第48页 |
·背最长肌总RNA的提取 | 第48页 |
·RT-PCR反应 | 第48页 |
·差异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8-50页 |
·电子延伸 | 第48页 |
·RACE-PCR | 第48-49页 |
·RACE-PCR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 第49页 |
·克隆测序 | 第49-50页 |
·序列分析 | 第50页 |
·差异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50页 |
·RNA的制备 | 第50页 |
·RT-PCR反应 | 第50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和SNP研究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2-91页 |
1 背最长肌总RNA的提取 | 第52页 |
2 SMART cDNA的合成 | 第52-53页 |
3 抑制消减杂交 | 第53-55页 |
·Driver cDNA和Tester cDNA的制备 | 第54-55页 |
4 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筛选 | 第55-57页 |
·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PCR初步筛选 | 第55-56页 |
·斑点杂交筛选文库 | 第56-57页 |
·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57页 |
5 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组织表达谱分析及SNP研究 | 第57-91页 |
·MS341(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 2,MRLC2) | 第59-64页 |
·MS341差异表达RT—PCR验证 | 第59-60页 |
·MS341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 第60-61页 |
·MS341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61-64页 |
·猪MRLC2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64页 |
·MS556(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117) | 第64-71页 |
·MS556差异表达RT—PCR验证 | 第64-65页 |
·MS556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 第65-66页 |
·MS556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66-70页 |
·猪HSPC117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70-71页 |
·猪HSPC117基因cDNA SNP分析 | 第71页 |
·MD574(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 | 第71-78页 |
·MD574差异表达RT—PCR验证 | 第71-72页 |
·MD574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 第72页 |
·MD574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72-75页 |
·猪BIN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75-76页 |
·猪BIN1部分基因组的克隆和SNP研究 | 第76-78页 |
·MD332(H-Ras/N-Ras/K-Ras family,N-Ras) | 第78-84页 |
·MD332差异表达RT—PCR验证 | 第78页 |
·MD332基因cDNA的克隆 | 第78-79页 |
·MD332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79-82页 |
·猪N-RAS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82页 |
·猪N-RAS部分基因组的克隆和SNP研究 | 第82-84页 |
·MD349(Glycogen phosphorylase,muscle form,PYGM) | 第84-91页 |
·MD349差异表达RT—PCR验证 | 第84-85页 |
·MD349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 第85页 |
·MD349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85-87页 |
·猪PYGM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87-88页 |
·猪PYGM部分基因组的克隆和SNP研究 | 第88-9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91-104页 |
1 关于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 第91-92页 |
2 关于斑点杂交筛选差异表达EST | 第92-93页 |
3 关于半定量RT-PCR | 第93页 |
4 关于EST的电子克隆和RACE技术 | 第93-94页 |
5 关于差异表达基因 | 第94-104页 |
·MRLC2(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 2) | 第94-96页 |
·HSPC117(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117) | 第96-97页 |
·BIN1(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 | 第97-99页 |
·Ras(H-Ras/N-Ras/K-Ras family,N-Ras) | 第99-100页 |
·PYGM(Glycogen phosphorylase,muscle form,PYGM) | 第100-101页 |
·关于SNPs的遗传效应 | 第101-102页 |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 | 第102-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9页 |
附录一 | 第119-120页 |
附录二 | 第120-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