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其他科学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论文

中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战略研究

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8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7页
     ·目前生物医学的发展趋势第13-14页
     ·未来生物医学发展需要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强力支撑第14-16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7-23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特点第17-19页
     ·国内研究进展与不足第19-23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3-24页
     ·研究思路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页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第24-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2章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8-44页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哲学基础第28-31页
     ·系统论第28-29页
     ·唯物辩证法第29页
     ·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对于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第29-31页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社会学基础第31-35页
     ·信息自由第31-32页
     ·信息公平第32-34页
     ·信息自由和信息公平理论对于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第34-35页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经济学基础第35-40页
     ·信息资源配置第35-40页
     ·信息资源配置理论对于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第40页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法理学基础第40-42页
     ·信息政策法规第40-42页
     ·信息政策法规对于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3章 生物医学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第44-58页
   ·用户信息需求理论第44-47页
     ·信息用户的概念和类型第44页
     ·信息需求的概念第44-45页
     ·信息需求的层次第45-46页
     ·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第46-47页
     ·用户信息需求规律第47页
   ·网络环境下生物医学核心用户的信息需求特征与规律第47-51页
     ·临床医务人员第48-49页
     ·医学科研人员第49-50页
     ·管理决策人员第50页
     ·医学教学人员第50页
     ·医学生第50-51页
     ·医药企业第51页
   ·网络环境下生物医学用户信息需求的发展趋势第51-54页
     ·多样化和多层次性第51-52页
     ·实用性和准确性第52-53页
     ·新颖性和时效性第53页
     ·个性化和专指化第53-54页
     ·系统性和集成性第54页
   ·国内生物医学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第54-55页
   ·网络环境下生物医学信息用户研究的发展策略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4章 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发展战略第58-86页
   ·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发展战略的研究意义第58-59页
   ·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特点和类型第59-60页
     ·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特点第59页
     ·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类型第59-60页
   ·主要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介绍第60-74页
     ·传统印刷型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及其检索工具第60-64页
     ·生物医学数据库资源第64-71页
     ·生物医学网络信息资源与搜索引擎第71-74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发展现状分析第74-79页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发展成就第74-78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面临的发展矛盾第78-79页
   ·网络环境下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发展策略第79-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5章 生物医学信息服务的发展战略第86-102页
   ·信息服务理论第86-89页
     ·信息服务的概念和类型第86页
     ·信息服务的基本原则第86-87页
     ·信息服务模式第87-88页
     ·信息服务评价第88-89页
   ·网络环境下生物医学信息服务的主要特征第89-91页
     ·主动性第89页
     ·多样性第89-90页
     ·综合性第90页
     ·连续性第90页
     ·广泛性第90-91页
     ·增值性第91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与矛盾第91-96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第91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服务的主要矛盾第91-96页
   ·网络环境下生物医学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第96-98页
     ·生物医学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第96-97页
     ·生物医学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产生背景第97-98页
     ·生物医学个性化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第98页
   ·生物医学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步骤第98-100页
   ·生物医学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策略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6章 中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发展战略第102-126页
   ·建设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主要障碍第102-103页
     ·信息资源相对贫乏,整体保障能力不强第102页
     ·缺少宏观统筹规划,信息共享进展缓慢第102-103页
     ·信息服务质量亟需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有待加强第103页
     ·信息政策法规尚需完善,知识产权矛盾日益突出第103页
   ·国内外典型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模式第103-106页
     ·NLM模式第103-104页
     ·OCLC模式第104页
     ·OhioLTNK模式第104-105页
     ·NSTL模式第105页
     ·CALIS模式第105-106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模式第106-109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原则第109-110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第110-113页
     ·信息环境体系第111页
     ·管理体系第111页
     ·信息用户体系第111-112页
     ·信息资源体系第112页
     ·书目信息体系第112页
     ·信息服务体系第112-113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第113-116页
     ·总体目标第113-114页
     ·具体目标第114-116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主要功能第116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管理体制第116-118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第118-123页
     ·组织管理机制第118-119页
     ·信息共享机制第119-121页
     ·评估监测机制第121页
     ·知识创新机制第121-122页
     ·政策法规机制第122页
     ·发展动力机制第122-123页
   ·我国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实施步骤第123-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26-130页
   ·主要观点和创新第126-129页
   ·研究展望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7页
综述第137-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学术成果第161-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世界亚文化框架下的村上春树创作读解
下一篇:新型Strobin类杀菌剂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