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13-16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16页 |
·课题所做的工作和关键技术 | 第16页 |
·本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及实时操作系统 | 第18-36页 |
·嵌入式系统分析 | 第18-24页 |
·发展简介 | 第18-19页 |
·嵌入式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软硬件协同技术 | 第20-23页 |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 | 第23-24页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分析 | 第24-30页 |
·特点及发展 | 第24-26页 |
·操作系统模块 | 第26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模块基本框架 | 第26-28页 |
·可借鉴的操作系统 | 第28-30页 |
·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及TORNADOII/VXWORKS环境 | 第30-35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开发环境的应用背景 | 第30页 |
·操作系统调度策略研究 | 第30-31页 |
·VxWorks 具体分析 | 第31-35页 |
·Tornado 特点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星载机星载数据综合采集系统 | 第36-49页 |
·星载机总体框架 | 第36-38页 |
·星载机各部分结构 | 第38-41页 |
·卫星星务系统结构 | 第38-39页 |
·计算机接口电路部分 | 第39-40页 |
·冗余的实现原理 | 第40-41页 |
·星载机的PC104 仿真机 | 第41-43页 |
·PC104 应用背景 | 第41-42页 |
·PC104 模块优点 | 第42-43页 |
·典型结构模块 | 第43页 |
·仿真机下CAN 总线的数据管理研究 | 第43-46页 |
·CAN 总线通信机制 | 第43-45页 |
·板卡设计机理及配置 | 第45-46页 |
·基于CAN 总线的数据管理和传输 | 第46页 |
·星载系统一体化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操作系统下的数据管理 | 第49-79页 |
·TORNADO定制目标系统 | 第49页 |
·基于BOOTROM的系统引导过程 | 第49-54页 |
·BSP 基本概念 | 第49页 |
·基于BootRom 的引导流程分析 | 第49-51页 |
·系统映像编译方法 | 第51-52页 |
·操作系统最终映像 | 第52-54页 |
·操作系统下的串口驱动实现原理 | 第54-67页 |
·串口硬件原理 | 第54-55页 |
·VxWorks I/O 系统组织 | 第55-58页 |
·VxWorks 中的常见设备的driver 分析 | 第58-59页 |
·串口驱动实现过程 | 第59-67页 |
·操作系统下基于CAN 采集卡的驱动编写和程序融合 | 第67-78页 |
·PC104-CAN 卡硬件结构 | 第67-69页 |
·基于硬件结构的软件流程 | 第69-70页 |
·以任务方式进行编写 | 第70-73页 |
·以驱动形式实现过程 | 第73-74页 |
·总体结构 | 第74-76页 |
·多任务设计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任务模块的验证与调试 | 第79-89页 |
·主机配置及支撑软件 | 第79-81页 |
·主机PCI-CAN 插卡硬件结构 | 第80页 |
·基于VC 环境下的主机CAN 卡软件模块 | 第80页 |
·主机与目标机闭环测试通信 | 第80-81页 |
·TornadoII 开发调试系统 | 第81页 |
·主机采用网口和串口对仿真机的调试 | 第81-86页 |
·BSP 调试 | 第81-83页 |
·应用程序的调试 | 第83-86页 |
·虚拟机上的操作系统模拟 | 第86-88页 |
·虚拟机介绍 | 第86-87页 |
·虚拟机环境的搭建 | 第87-88页 |
·研究经验分析 | 第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