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德性伦理研究

导言:现代性伦理的衰落和德性伦理的复兴第1-17页
第一章 德性伦理:概念与结构第17-39页
   ·德性伦理:概念话语分析第17-24页
     ·德性与道德第17-19页
     ·德性与美德第19-21页
     ·德性与德性伦理第21-24页
   ·德性伦理:静态逻辑解剖第24-25页
     ·伦理德性第24页
     ·理智德性第24-25页
   ·德性伦理:动态实践分析第25-30页
     ·德知第26页
     ·德性第26页
     ·德行第26-30页
   ·德性伦理:辩证意义分析第30-39页
     ·意义及其向度第30-31页
     ·德性伦理:人类的自我关怀第31-39页
第二章 德性伦理:历史叙述与生存图式第39-65页
   ·东方伦理文化中的德性伦理思想举隅第39-53页
     ·仁爱·忠恕·修己———孔子的德性伦理思想第40-43页
     ·仁·义·礼·智四位一体——孟子的德性伦理思想第43-44页
     ·居敬·穷理·省察——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第44-47页
     ·普渡众生·人己同一——佛教的德性伦理思想第47-48页
     ·顺从·忠诚·幸福——伊斯兰教的德性伦理思想第48-53页
   ·西方德性伦理思想的历史谱系第53-65页
     ·毕达哥拉斯:德性乃是一种和谐第54-55页
     ·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第55-56页
     ·柏拉图:德性即正义第56页
     ·亚里士多德:德性即中庸第56-58页
     ·奥古斯丁:七主德第58-59页
     ·托马斯·阿奎那:两种幸福.两种德性第59-60页
     ·麦金太尔:实践·整体生活·传统第60-65页
第三章 德性伦理:本质与方法第65-94页
   ·中庸、中道——关系本位第65-74页
     ·中庸、中道:东西文化的视野第65-69页
     ·关系本位:前现代德性之旨趣第69-74页
   ·正当、应当——契约本位第74-81页
     ·正当、应当:哲学的演绎第74-78页
     ·契约本位:现代性行动之命令第78-81页
   ·和谐——生态本位第81-94页
     ·和谐:历史与当代的诠释第81-90页
     ·生态本位:现代之后的一种伦理世界观第90-94页
第四章 德性伦理:发生与发展第94-145页
   ·诉诸人性:自我中心话语第96-103页
     ·德性源自人性善第96-98页
     ·理性:德性的起源和基础第98-103页
   ·归因心理:众声喧哗第103-115页
     ·皮亚杰:德性的发生发展有赖于认知的发展第104-106页
     ·柯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模型第106-108页
     ·艾森伯格:亲社会德性发展理论第108-111页
     ·班杜拉:德性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社会学习第111-112页
     ·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德性源自关怀第112-115页
   ·文化和环境:双刃剑的解读第115-125页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第117-121页
     ·文化与德性:相互建构的逻辑第121-125页
   ·生活世界:广义场诠释第125-145页
     ·生活世界的内在结构和基本图式第129-141页
     ·生活与德性:交往实践的视域第141-145页
第五章 德性伦理:当代社会可能的伦理生存样态第145-184页
   ·伦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和德性和谐能力的深层解读:德性伦理当代可能生存的理论向度第146-156页
     ·西方伦理的传统范式与当代转换第146-151页
     ·和谐品质:德性本质的当代解读第151-156页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和谐社会构建:德性伦理当代可能生存的实践向度第156-171页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德性伦理当代可能生存的社会发展路径第157-162页
     ·和谐社会构建:德性伦理当代可能生存的社会建设视界第162-171页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文明的多样共存:德性伦理当代可能生存的人性和文化向度第171-184页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德性伦理当代可能生存的人性纬度第172-178页
     ·文明的多样共存:德性伦理当代可能生存的文化之纬第178-184页
结束语:“人应该是什么”优于“人应该做什么”第184-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19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第199-200页
后 记第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治理视野下的地方政府主导性研究--以苏州为个案
下一篇:王文治研究--兼及京江诗派与乾嘉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