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攀西地区稻作特点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目录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12页
英文摘要第12-17页
第1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背景第17-49页
   ·攀西地区的稻作特点与问题第17-22页
     ·攀西地区农业资源特点与生产概况第17-19页
     ·攀西地区的稻作现状第19-22页
       ·攀西地区稻作的特点与优势第20-21页
       ·攀西稻作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本文的相关研究背景第22-35页
     ·水稻品质形成与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背景第22-32页
       ·碾米品质第23-24页
       ·外观品质第24-25页
       ·蒸煮食味品质第25-28页
       ·营养品质第28-30页
       ·攀西稻区稻米形成研究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第30-32页
     ·水稻产量构成的相关研究背景第32-34页
     ·水稻源库特征与产量和质量关系的相关研究背景第34-35页
   ·本文研究的目标与总体方案第35-38页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第35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5-38页
   ·参考文献第38-49页
第2章 攀西稻区水稻产量构成特点分析第49-83页
   ·前言第49-50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3页
     ·试验处理与设计第50-52页
     ·主要栽培管理措施第52-53页
     ·主要调查测定项目和方法第53页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76页
     ·攀西稻区水稻的分蘖成穗特点第53-55页
     ·攀西地区水稻产量构成的特点第55-65页
       ·攀西地区水稻产量构成的变异第55-57页
       ·攀西地区水稻产量构成的特点及主攻方向第57-65页
         ·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构成的特点及主攻方向第57-58页
         ·不同产量水平下水稻产量构成的特点及主攻方向第58-60页
         ·攀西地区水稻产量构成的垂直变化特点第60-64页
         ·不同海拔区域水稻产量构成的特点及主攻方向第64-65页
     ·攀西地区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因素第65-76页
       ·环境温度对穗部性状的影响第65-67页
       ·栽培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第67-76页
         ·播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67-70页
         ·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0-71页
         ·肥料运筹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1-75页
         ·水分管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5页
         ·育秧及栽植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5-76页
   ·小结与讨论第76-79页
     ·产量构成因素的纵向变化规律第76-78页
     ·中高海拔地区水稻产量的构成特点第78-79页
     ·攀西地区水稻高产的途径与技术措施第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第3章 攀西稻区稻米品质的形成特点及调优栽培对策第83-132页
   ·前言第83-84页
   ·材料与方法第84-86页
     ·试验设计方法第84页
     ·主要测定项目和方法第84-85页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第85-86页
   ·结果与分析第86-121页
     ·攀西地区稻米品质的变异第86-94页
       ·品种和环境间变异第86-91页
       ·强弱势粒间品质的差异第91-94页
     ·攀西稻区主栽品种主要米质指标的形成动态第94-96页
       ·直链淀粉含量第94-96页
       ·蛋白质第96页
     ·攀西地区稻米品质与其生态条件的关系第96-105页
       ·稻米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第96-102页
       ·稻米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第102-105页
     ·攀西地区稻米品质的纵向(垂直)变化特点第105-111页
     ·攀西中高海拔地区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11-121页
       ·播种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11-114页
       ·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14-117页
       ·磷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17-118页
       ·钾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18-119页
       ·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19-120页
       ·灌浆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20-121页
   ·结论与讨论第121-127页
     ·攀西地区稻米品质的环境变异第121页
     ·攀西地区稻米品质的影响因子第121-124页
     ·攀西地区稻米品质的垂直变化与“最优区”第124-126页
     ·攀西地区优质稻生产对策初探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2页
第4章 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初探第132-154页
   ·前言第132-133页
   ·材料与方法第133-135页
     ·试验设计方法第133页
     ·主要测定项目和方法第133-135页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第135页
   ·结果与分析第135-148页
     ·攀西地区稻米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第135-140页
       ·稻株不同器官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第135-137页
       ·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品种类型间的差异第137-138页
       ·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地点间的差异第138-140页
     ·糙米中矿质元素的形成、积累动态第140-142页
     ·栽培措施对精米6种矿质元素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第142-147页
       ·播期的影响第142-143页
       ·施氮量的影响第143-145页
       ·施磷量的影响第145-146页
       ·施钾量的影响第146-147页
     ·精米中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第147-148页
   ·结论与讨论第148-152页
     ·攀西地区精米中6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及其地位第149-150页
     ·施肥对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第150-151页
     ·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4页
第5章 源库调节对攀西高海拔区水稻物质生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54-179页
   ·前言第154页
   ·材料与方法第154-156页
     ·供试品种第154-155页
     ·试验条件第155页
     ·处理设置第155页
     ·调查测定项目和方法第155-156页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第156页
   ·结果与分析第156-174页
     ·源库调节对水稻灌浆成熟期的影响第156-157页
     ·源库调节与光合效率和物质生产第157-163页
       ·齐穗后LAI和粒叶比的变化第157-158页
       ·光强日变化与光合速率第158-159页
       ·源库调节对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59-162页
       ·源库调节与干物质的积累和运转第162-163页
     ·源库调节对籽粒灌浆的影响第163-166页
     ·源库调节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第166-167页
     ·源库调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67-171页
     ·稻米品质与籽粒灌浆动态的关系第171-174页
   ·小结与讨论第174-176页
     ·高海拔地区水稻的光合特性第174页
     ·灌浆物质量和灌浆动态与米质形成均有密切关系第174-175页
     ·高海拔地区遮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在较低海拔下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第175-176页
     ·在高海拔条件下剪叶和疏花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在较低海拔下的研究结果大体相似第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79页
第6章 攀西稻区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构想第179-201页
   ·前言第179-180页
   ·材料与方法第180-181页
     ·主要品种生育期特性研究第180页
     ·主要品种品质区划第180页
     ·高产优质良种筛选第180页
     ·滇屯502和合系39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研究第180页
     ·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第180页
     ·气象资源的收集整理与模型生成第180-181页
   ·结果与分析第181-197页
     ·主要水稻品种生育期变化及其合理布局第181-187页
       ·生育期的基因型和环境效应第181-183页
       ·生育期的垂直变化特点第183-184页
       ·生育期的积温效应分析第184-187页
     ·稻米品质生态区划第187-189页
     ·攀西稻区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技术第189-196页
       ·攀西地区水稻生产的环境评价第189-191页
       ·优质高产良种筛选第191-195页
       ·攀西稻区滇屯502和合系39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第195-196页
     ·攀西稻区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构想第196-197页
   ·小结与讨论第197-199页
     ·攀西地区水稻生育期的垂直(纵向)变化特点及其积温效应分析第197-198页
     ·攀西稻区主要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区划第198-199页
     ·攀西地区水稻优质高产良种的筛选第199页
   ·参考文献第199-201页
第7章 结语第201-208页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201-205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05-206页
   ·参考文献第206-208页
附件1 滇屯502和合系39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第208-212页
附件2 攀西稻区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第212-220页
致谢第220-221页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第221-222页

论文共2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激进到反思--论凯特·格伦维尔的女性主义小说
下一篇: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热压工艺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