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科学技术合作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0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科学技术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科学技术合作的科学内涵 | 第12-14页 |
·科学技术合作的概念 | 第12页 |
·科学技术合作的内容 | 第12-13页 |
·科学技术合作的主体分析 | 第13-14页 |
·科学技术合作的理论依据 | 第14-19页 |
·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 第14-15页 |
·技术转移理论 | 第15-16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6页 |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6-17页 |
·创新理论 | 第17-19页 |
3 东北地区科学技术合作现状 | 第19-32页 |
·东北地区总体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 第19-21页 |
·东北地区科学技术合作概况 | 第21-22页 |
·东北与中国其他地区科学技术合作的比较分析 | 第22-27页 |
·东北地区科学技术合作的障碍 | 第27-29页 |
·科学技术合作的政策不健全,缺乏整体观 | 第27页 |
·科学技术合作主体目标不一致 | 第27-28页 |
·科学技术合作中介平台不畅通 | 第28页 |
·科学技术人才流动还存在壁垒 | 第28-29页 |
·国内外科学技术合作的经验启示 | 第29-32页 |
·国内科学技术合作经验的借鉴 | 第29-30页 |
·国外科学技术合作经验的借鉴 | 第30页 |
·国内外科学技术合作的几点启示 | 第30-32页 |
4 东北地区科学技术合作的潜力 | 第32-41页 |
·东北地区科学技术合作的优势 | 第32-36页 |
·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 | 第32-33页 |
·东北地区的科学技术资源优势 | 第33-35页 |
·东北地区的产业优势 | 第35-36页 |
·东北地区科学技术合作的重点领域 | 第36-41页 |
·装备制造领域 | 第36-37页 |
·石油化工领域 | 第37-38页 |
·医药领域 | 第38-39页 |
·农产品加工领域 | 第39页 |
·高新技术领域 | 第39-41页 |
5 加强东北地区科学技术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41-50页 |
·促进东北地区科学技术合作基地建设 | 第41-44页 |
·选择有效的科学技术合作模式 | 第44-45页 |
·构建联合攻关的科学技术合作平台 | 第45-47页 |
·完善科学技术合作的服务体系 | 第47-48页 |
·形成统一、开放的人才系统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