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形势 | 第8页 |
·钢铁工业煤气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第8-11页 |
·焦炉煤气的回收利用 | 第9-10页 |
·高炉煤气的回收利用 | 第10页 |
·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 | 第10-11页 |
·副产煤气供需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神经网络法 | 第11-12页 |
·趋势外推法 | 第12页 |
·时间序列法 | 第12页 |
·回归分析法 | 第12-13页 |
·系统预测模型 | 第13页 |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发供需预测的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副产煤气发生量/消耗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22页 |
·副产煤气发生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19页 |
·焦炉煤气 | 第16-18页 |
·高炉煤气 | 第18页 |
·转炉煤气 | 第18-19页 |
·副产煤气消耗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烧结厂 | 第20页 |
·炼钢厂 | 第20页 |
·轧钢厂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因子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22-30页 |
·副产煤气发生量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第22-26页 |
·因子分析的基本形式 | 第22-23页 |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模型 | 第23-26页 |
·副产煤气消耗量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26-28页 |
·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27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基本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副产煤气供需多因素MGM(1,n)预测模型 | 第30-36页 |
·灰色系统概论 | 第30-32页 |
·灰色系统简介 | 第30-31页 |
·灰色系统概念引出 | 第31页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1-32页 |
·灰色MGM(1,n)模型及其模型研究 | 第32-35页 |
·灰色多因素系统理论的提出 | 第32页 |
·灰色多因素MGM(1,n)模型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副产煤气供需预测模型应用 | 第36-68页 |
·钢铁企业A现状 | 第36页 |
·副产煤气发生量预测 | 第36-44页 |
·发生量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第37-41页 |
·基于多因素灰色MGM(1,n)副产煤气发生量预测 | 第41-44页 |
·副产煤气消耗量预测 | 第44-65页 |
·消耗量灰色关联度计算 | 第44-46页 |
·基于多因素灰色MGM(1,n)副产煤气消耗量预测 | 第46-65页 |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放散量预测 | 第65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录A 程序代码 | 第76-82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