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 ·复合地基概述 | 第7-13页 |
| ·复合地基定义和分类 | 第7-8页 |
| ·复合地基计算理论 | 第8-12页 |
| ·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 | 第12-13页 |
|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概念 | 第13页 |
|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粉喷桩复合地基原位试验研究 | 第16-29页 |
| ·工程概况与试验方案 | 第16-19页 |
| ·工程概况 | 第16页 |
| ·地质条件 | 第16-18页 |
| ·测试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 ·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第19-22页 |
| ·载荷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19-20页 |
| ·载荷试验曲线及分析 | 第20-22页 |
| ·原位测试成果分析 | 第22-27页 |
| ·沉降测试成果分析 | 第23-25页 |
| ·土压力测试成果分析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沉降特征 | 第29-56页 |
| ·模型与参数 | 第29-33页 |
| ·概述 | 第29页 |
| ·基本假定 | 第29-30页 |
| ·本构模型 | 第30页 |
| ·桩—土接触面处理 | 第30-31页 |
|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31-33页 |
| ·沉降影响因素 | 第33-42页 |
| ·桩土模量比K的影响 | 第33-35页 |
| ·桩间距l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桩长L的影响 | 第37-39页 |
| ·长短桩复合地基 | 第39-41页 |
| ·复合地基的侧向位移 | 第41-42页 |
| ·沉降构成特征 | 第42-54页 |
| ·沉降发展三分量 | 第42-44页 |
|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沉降构成 | 第44-52页 |
| ·工后沉降控制要求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第56-65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复合地基固结特性 | 第56-58页 |
| ·粉喷桩复合地基固结机理 | 第56-57页 |
| ·沉降发展过程 | 第57-58页 |
| ·工后沉降计算 | 第58-59页 |
| ·计算表达式 | 第58页 |
| ·对公式的讨论 | 第58-59页 |
| ·沉降预测 | 第59-64页 |
| ·沉降—时间关系预测沉降的理论基础 | 第59-60页 |
| ·不同曲线拟合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60-62页 |
| ·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6页 |
|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