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试验与检验论文

振动台试验模型尺寸误差分析与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9页
 1.1 模型试验的发展第11-12页
 1.2 结构模型的定义和分类第12-14页
  1.2.1 结构模型的定义第12页
  1.2.2 结构模型的分类第12-14页
 1.3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第14-16页
  1.3.1 结构抗震试验的意义第14-15页
  1.3.2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第15-16页
 1.4 误差分析理论与发展第16-18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19页
第2章 误差的基础知识第19-33页
 2.1 误差的定义和概念第19-21页
  2.1.1 绝对误差第19-20页
  2.1.2 相对误差第20页
  2.1.3 引用误差第20-21页
  2.1.4 精密度、正确度、精确度第21页
 2.2 误差的来源第21-23页
  2.2.1 计量装置误差第21-22页
  2.2.2 环境误差第22页
  2.2.3 方法误差第22-23页
  2.2.4 人员误差第23页
  2.2.5 计量对象变化误差第23页
 2.3 误差的分类第23-25页
  2.3.1 系统误差第23-24页
  2.3.2 随机误差第24页
  2.3.3 粗大误差第24页
  2.3.4 误差的相互转化第24-25页
 2.4 误差的特征及其处理原则第25-29页
  2.4.1 随机误差的特征第25页
  2.4.2 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第25-27页
  2.4.3 系统误差的特征第27-28页
  2.4.4 消除系统误差的措施第28-29页
 2.5 误差的传递与合成第29-33页
  2.5.1 误差的传递第29-30页
  2.5.2 误差的合成第30-33页
第3章 振动台模型试验及其误差因素第33-45页
 3.1 模拟地震振动台第33-38页
  3.1.1 振动台的系统组成第34页
  3.1.2 振动台试验的目的第34-35页
  3.1.3 振动台试验的作用、加载过程、结构反应量测第35-36页
  3.1.4 振动台试验的一般程序第36-37页
  3.1.5 模拟地震振动台的发展趋势第37-38页
 3.2 结构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第38-45页
  3.2.1 结构模型研究中的误差第38-40页
  3.2.2 混凝土模型的准确性第40-44页
  3.2.3 模型试验结果的总体可靠性第44-45页
第4章 尺寸误差分析及对自振周期的影响第45-83页
 4.1 单自由度构件周期受截面尺寸影响分析第45-47页
 4.2 1/4框架振动台模型尺寸误差分析第47-58页
  4.2.1 模型设计概况第47-49页
  4.2.2 模型尺寸实测第49-51页
   4.2.2.1 模型层高、柱距、对角线测量第49-50页
   4.2.2.2 模型构件截面尺寸测量第50页
   4.2.2.3 同一截面处多次重复测量第50-51页
  4.2.3 模型尺寸误差分析第51-54页
   4.2.3.1 模型层高、柱距、对角线尺寸误差分析第51-52页
   4.2.3.2 模型构件尺寸误差分析第52-54页
  4.2.4 分析模型尺寸误差对模型自振周期的影响第54-57页
  4.2.5 本节小结第57-58页
 4.3 深圳京广中心振动台模型尺寸误差分析第58-83页
  4.3.1 模型设计概况第58-60页
   4.3.1.1 模型设计原则第58-59页
   4.3.1.2 模型材料第59-60页
   4.3.1.3 模型施工方法第60页
  4.3.2 模型尺寸实测第60-64页
   4.3.2.1 模型层高、柱距测量第61页
   4.3.2.2 模型构件截面尺寸测量第61-62页
   4.3.2.3 同一截面多次测量第62-64页
  4.3.3 模型尺寸误差分析第64-69页
   4.3.3.1 模型层高、柱距尺寸误差分析第64-66页
   4.3.3.2 模型构件尺寸误差分析第66-68页
   4.3.3.3 模型构件测量误差分析第68-69页
  4.3.4 模型尺寸误差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第69-81页
   4.3.4.1 构件实测尺寸分布曲线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第70-74页
   4.3.4.2 SAP84建模分析尺寸误差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第74-81页
  4.3.5 本节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结语第83-92页
 5.1 结论第83-90页
  5.1.1 模型构件尺寸制作误差第83-86页
  5.1.2 模型结构简化设计时产生的误差第86-88页
  5.1.3 模型结构制作误差对周期的影响第88-90页
 5.2 展望第90-92页
附录第92-105页
 4.2 节附录第92-95页
 4.3 节附录第95-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性能远程技术支持系统的网络时延的测量分析
下一篇:基于多体系统的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