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前言 | 第8页 |
1.方剂的概念 | 第8-10页 |
方与药 | 第8-9页 |
方与剂 | 第9-10页 |
2.经方的概念 | 第10-13页 |
经字的含义:经与论之关系 | 第10-11页 |
经方的特点 | 第11-12页 |
经方的收集、传播和继承 | 第12-13页 |
3.经方传承脉络:神农传承 | 第13-24页 |
从‘毒药’到‘本草’ | 第13页 |
‘本草’一词的历史渊源 | 第13-15页 |
神农氏 | 第15页 |
神农与医药 | 第15-17页 |
伊尹氏 | 第17-19页 |
出身 | 第17-18页 |
厨道 | 第18-19页 |
治国 | 第19页 |
去逝 | 第19页 |
大巫师 | 第19-21页 |
道学:承前启后 | 第21页 |
药食同源,中药方剂理论的奠基 | 第21-24页 |
4.典型经方书籍及其特点 | 第24-109页 |
经方家:本草学举例 | 第24-42页 |
·《神农本草经》本草书之祖 | 第24-34页 |
《本草经》成书的文化背景 | 第24页 |
成书年代:先秦说 | 第24页 |
成书两汉说 | 第24-25页 |
成书东汉说 | 第25页 |
神农所作说 | 第25页 |
书名 | 第25-26页 |
东汉《本草经》书名的出现 | 第26页 |
儒家思想对《本草经》的影响:‘上药为君’与‘尊君’思想 | 第26-27页 |
药数、三品与汉代的天人观 | 第27-28页 |
《本经》对治疗原则的贡献 | 第28-29页 |
《本经》对组方原则的贡献 | 第29-30页 |
阴阳五行家对《本草经》的影响 | 第30页 |
四气五味与阴阳五行 | 第30-31页 |
五脏、五行与两汉改制 | 第31-32页 |
五脏、五性、五行与谶纬 | 第32页 |
《本草经》五味取象:五行与五味 | 第32-34页 |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的关系探讨 | 第34-41页 |
关系依据 | 第34页 |
《本经》本草三品的分类和《汤液经》配方三品的分类和《伤寒方》的关系探讨 | 第34-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经方家:前期方学举例 | 第42-58页 |
·《黄帝内经》与药方学 | 第42-52页 |
《内经》的药物治疗 | 第42-47页 |
《内经》十三方 | 第47-48页 |
《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的关系:《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七方 | 第48-52页 |
·《马王堆五十二病方》 | 第52-54页 |
早于《内经》、《本经》 | 第52页 |
药食同源 | 第52页 |
药物名称未定 | 第52页 |
毒药的使用 | 第52页 |
药性理论不发达 | 第52-53页 |
方剂和治法 | 第53页 |
方剂的配伍 | 第53-54页 |
七情 | 第54页 |
疾病学 | 第54页 |
·《武威汉简方》 | 第54-58页 |
药物学 | 第55页 |
饮食疗法 | 第55页 |
地方特色 | 第55页 |
配方学 | 第55-56页 |
七情 | 第56页 |
药性理论不完善 | 第56-57页 |
制剂 | 第57页 |
疾病学 | 第57-58页 |
《五十二病方》《武威医简》与《本草经》有关句式的对比分析 | 第58页 |
经方家:后期方学举例 | 第58-109页 |
·《伊尹汤液经》 | 第58-66页 |
敦煌石窟文化中的中医药学概述 | 第58-59页 |
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和《汤液经》 | 第59-60页 |
《汤液经法》的成书年代 | 第60-62页 |
《伤寒杂病论》、《辅行诀》方当同源于《汤液经法》 | 第62-63页 |
《辅行诀》现存56首经方,其中方剂为: | 第63-65页 |
张仲景为何改其旧有方名 | 第65-66页 |
·《伤寒杂病论》 | 第66-72页 |
药物的规范 | 第66页 |
药物产地的广泛性 | 第66-67页 |
药性理论 | 第67页 |
七情 | 第67-68页 |
从汉代开始,相反就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 | 第68页 |
制剂 | 第68-70页 |
用药法 | 第70页 |
药物功效 | 第70-72页 |
·《汤液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关系 | 第72-109页 |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 第72-76页 |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 第76-84页 |
辨肺脏病证候文并方 | 第84-87页 |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 第87-89页 |
五脏泻方: | 第89-91页 |
五脏补方: | 第91-98页 |
大泻脏汤的组成特点: | 第98-101页 |
天行方:二旦六神 | 第101-109页 |
5.结论: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12-114页 |
声明 | 第114-115页 |
附件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