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臭氧破解及其减量的机理与效能研究
1 前言 | 第1-33页 |
·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污泥处置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污泥处理处置面临的问题 | 第12-13页 |
·污泥减量及其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污泥减量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污泥破解技术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污泥破解技术的其它作用 | 第18-20页 |
·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技术 | 第20-31页 |
·臭氧性质及氧化反应机理 | 第20-25页 |
·臭氧氧化污泥减量原理 | 第25-27页 |
·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技术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技术的优势 | 第28-29页 |
·污泥臭氧破解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研究目标 | 第32页 |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40页 |
·材料 | 第33-36页 |
·污泥 | 第33页 |
·臭氧 | 第33-36页 |
·实验仪器与装置 | 第36-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装置 | 第36-37页 |
·分析方法 | 第37-40页 |
·气相臭氧浓度测定 | 第37页 |
·总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37-38页 |
·液相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38页 |
·污泥脱氢酶活性测定 | 第38页 |
·液相氨氮浓度测定 | 第38页 |
·液相硝酸盐氮浓度测定 | 第38页 |
·液相亚硝酸盐氮浓度测定 | 第38-39页 |
·VFA产物测定 | 第39页 |
·耗氧速率测定 | 第39-40页 |
3 臭氧氧化对污泥性状的影响 | 第40-54页 |
·臭氧氧化过程污泥的性状变化 | 第40-52页 |
·污泥浓度 | 第41-43页 |
·COD | 第43-44页 |
·蛋白质 | 第44-45页 |
·氮 | 第45-47页 |
·SVI | 第47-49页 |
·pH值与VFA产物 | 第49-51页 |
·衡量污泥破解效率的指标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污泥臭氧破解反应机理与反应模型 | 第54-60页 |
·污泥臭氧破解反应机理分析 | 第54-57页 |
·pH值的影响 | 第54-56页 |
·污泥臭氧破解主要作用途径 | 第56-57页 |
·污泥臭氧破解反应模型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臭氧化污泥的可生化性 | 第60-65页 |
·污泥臭氧化处理程度的确定 | 第60-61页 |
·臭氧化污泥的可生化性研究 | 第61-64页 |
·对比耗氧速率的影响 | 第61-63页 |
·对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