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西高速铁路环境振动衰减特性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6页 |
·振动源强特性及传播规律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环境振动预测及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环境振动控制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可行性研究 | 第18-19页 |
第2章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 | 第19-31页 |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特性 | 第19-23页 |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特点 | 第21-22页 |
·环境振动的传播机理 | 第22-23页 |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危害 | 第23-25页 |
·对人类正常工作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周围建筑物本身安全的影响 | 第24页 |
·对精密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的影响 | 第24-25页 |
·环境振动评价与控制标准 | 第25-31页 |
·环境振动的描述参数 | 第25-27页 |
·环境振动评价标准 | 第27-30页 |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限值 | 第30-31页 |
第3章 郑西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实测及分析 | 第31-47页 |
·郑西高速铁路概况 | 第31-33页 |
·郑西高速铁路工程地质条件 | 第31页 |
·郑西高速铁路简介 | 第31-33页 |
·环境振动测量内容 | 第33-35页 |
·测量仪器及方法 | 第33-34页 |
·测量参量 | 第34页 |
·测量方向 | 第34-35页 |
·郑西高铁环境振动测点的布置 | 第35-38页 |
·高架桥区段测点的布置 | 第35-36页 |
·路堑区段测点的布置 | 第36-37页 |
·路桥过渡段测点的布置 | 第37-38页 |
·郑西高铁环境振动现场实测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高架桥区段环境振动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路堑区段环境振动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路桥过渡段环境振动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第4章 环境振动实测结果回归统计及衰减特性分析 | 第47-53页 |
·本底振动的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实测结果回归统计分析 | 第48-51页 |
·高架桥区段环境振动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路堑区段环境振动回归分析 | 第50页 |
·路桥过渡段环境振动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郑西高铁环境振动衰减特性分析 | 第51-5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