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7页 |
·性传播疾病与HIV | 第11-19页 |
·AIDS的流行概况 | 第12页 |
·HIV的感染机制 | 第12-13页 |
·HIV与其它性传播疾病的关系 | 第13-16页 |
·HIV与白色念珠菌 | 第14页 |
·HIV与细菌性阴道病 | 第14-15页 |
·HIV与支原体 | 第15页 |
·HIV与梅毒螺旋体 | 第15页 |
·HIV与其它病毒 | 第15-16页 |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 第16-17页 |
·天然药物在HIV共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多糖及酯化多糖 | 第17页 |
·生物碱 | 第17页 |
·香豆素 | 第17页 |
·黄酮 | 第17-18页 |
·皂甙 | 第18-19页 |
·硫酸化多糖的研究 | 第19-26页 |
·硫酸化多糖的提取纯化 | 第19-20页 |
·酯化多糖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酯化多糖纯度鉴定 | 第20-21页 |
·酯化多糖分子量范围确定 | 第21页 |
·分子组成分析 | 第21页 |
·酯化多糖的结构研究 | 第21-22页 |
·酯化多糖生物活性 | 第22-26页 |
·抗病毒、抗细菌活性 | 第22-23页 |
·酯化多糖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 第23-24页 |
·酯化多糖抗肿瘤作用 | 第24-26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抑制病原体中药有效成份体外筛选 | 第27-54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9页 |
·候选药物 | 第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培养基 | 第29-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9页 |
·结果 | 第39-50页 |
·药物体外抑制德氏乳酸杆菌的试验 | 第39页 |
·候选药物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候选药物体外抑制解脲支原体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候选药物体外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实验结果 | 第42-48页 |
·中药有效成份体外抗HIV活性研究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酯化多糖CS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54-77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63页 |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5页 |
·酯化多糖基本性质的研究方法 | 第55页 |
·酯化多糖的红外光谱 | 第55-56页 |
·酯化多糖的硫酸基含量测定 | 第56-57页 |
·酯化多糖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57页 |
·酯化多糖的纯度鉴定 | 第57-58页 |
·酯化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 第58-59页 |
·酯化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 第59-60页 |
·酯化多糖的结构分析 | 第60-61页 |
·Smith降解 | 第61-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73页 |
·碘反应 | 第63页 |
·斐林试剂反应 | 第63页 |
·酯化多糖CS的红外光谱 | 第63-65页 |
·酯化多糖CS的硫酸基含量 | 第65页 |
·酯化多糖CS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65-66页 |
·酯化多糖CS的纯度鉴定 | 第66-67页 |
·酯化多糖CS的分子量 | 第67-68页 |
·酯化多糖CS的单糖组成 | 第68-70页 |
·酯化多糖CS的结构 | 第70-73页 |
·讨论 | 第73-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附录A | 第88-89页 |
附录B | 第89-92页 |
附录C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