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4-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9-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1 引言 | 第17-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 ·菌种与药品 | 第1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 ·试剂与溶液的配制 | 第19页 |
| ·培养基 | 第19页 |
| ·菌种的准备 | 第19-21页 |
| ·菌种的复苏 | 第19页 |
| ·菌种的接种与保存 | 第19-20页 |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 ·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混合物最低检测限测定 | 第21-22页 |
| ·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混合物标准曲线绘制 | 第22页 |
| ·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混合物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定 | 第22-23页 |
| ·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混合物的残留检测 | 第23-2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0页 |
| ·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混合物的最低检测限测定结果 | 第25-28页 |
| ·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最低检测限结果 | 第25页 |
| ·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肌肉中的最低检测限结果 | 第25-26页 |
| ·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肝脏和肾脏中的最低检测限结果 | 第26-28页 |
| ·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混合物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 | 第28-32页 |
| ·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混合物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结果 | 第32-37页 |
| ·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混合物残留的测定结果 | 第37-40页 |
| 4 讨论 | 第40-43页 |
| ·微生物检测法的优缺点 | 第40页 |
| ·微生物学方法检测药物时的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 ·抑菌实验中菌液浓度的确定 | 第41页 |
| ·实验菌的纯化 | 第41页 |
| ·回收率实验中的影响因素 | 第41页 |
| ·实验菌种的选择 | 第41-42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2页 |
| ·回收率的测定 | 第42-43页 |
| 5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附表 | 第50-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