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 言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道德效力问题 | 第17-27页 |
·道德效力及加强 | 第17-20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道德效力的分类 | 第18-19页 |
·道德效力的加强 | 第19-20页 |
·道德效力的特征 | 第20-23页 |
·强令性及渗透性 | 第20-21页 |
·义务本位性 | 第21-22页 |
·两种心理效应 | 第22-23页 |
·道德效力的作用机制 | 第23-27页 |
·自律性的良心 | 第23-24页 |
·道德规范和道德环境 | 第24-25页 |
·道德失效及其原因 | 第25-27页 |
第3章 法律效力问题 | 第27-37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27-29页 |
·定义问题 | 第27-28页 |
·三个基本要素 | 第28页 |
·形式本原和实质本原 | 第28-29页 |
·维度的界定 | 第29-32页 |
·两种观点分析 | 第29-30页 |
·时间和地域 | 第30-31页 |
·对象和事项 | 第31-32页 |
·对策方面的建议 | 第32-37页 |
·立法和执法 | 第32-33页 |
·司法者的水平 | 第33-34页 |
·守法的程度 | 第34-35页 |
·监督的力度 | 第35-37页 |
第4章 二者之比较 | 第37-46页 |
·二者之联系 | 第37-39页 |
·共同的正义性 | 第37-38页 |
·应当与必须之同 | 第38-39页 |
·赋予力和约束力 | 第39页 |
·二者之区别 | 第39-42页 |
·道德载体和法律载体 | 第39-40页 |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 第40-41页 |
·道德权威与国家强制 | 第41-42页 |
·二者之优势互补 | 第42-46页 |
·自律与他律之间 | 第42-43页 |
·作用力范围比较 | 第43-44页 |
·扬善与惩恶之间 | 第44-4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一、主要参考书目 | 第48-50页 |
二、主要参考论文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
声明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申请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
申请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