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国内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外历史教育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外大学生历史教育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创新之处与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19页 |
2 历史教育的背景与现状 | 第19-25页 |
·历史教育的背景 | 第19-22页 |
·大学生历史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 第22-25页 |
3 大学生历史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 第25-32页 |
·大学生历史教育的内涵 | 第25-30页 |
·大学生历史教育的意义 | 第30-32页 |
4 大学生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32-56页 |
·民族精神培育功能 | 第32-39页 |
·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结构 | 第32-33页 |
·大学生历史教育是培养民族情感的起点 | 第33-35页 |
·大学生历史教育是培育民族规范的指南 | 第35-36页 |
·大学生历史教育为实现民族目标提供动力支持 | 第36-38页 |
·发挥民族精神培育功能应坚持的原则 | 第38-39页 |
·公民道德教育功能 | 第39-48页 |
·公民道德的内涵与结构 | 第39-40页 |
·历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公民道德认知 | 第40-43页 |
·历史教育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情感 | 第43-44页 |
·历史教育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公民道德信仰 | 第44-45页 |
·历史教育有助于规范大学生的公民道德行为 | 第45-46页 |
·发挥公民道德教育功能应坚持的原则 | 第46-48页 |
·综合素质培养功能 | 第48-56页 |
·综合素质的内涵与结构 | 第48页 |
·历史教育为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提供逻辑起点 | 第48-51页 |
·历史教育为大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奠定理论基石 | 第51-53页 |
·历史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其它素质的提高 | 第53-56页 |
5. 加强大学生历史教育的对策 | 第56-69页 |
·加强大学生历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 第56-59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56-57页 |
·情感性原则 | 第57-58页 |
·渗透性原则 | 第58-59页 |
·创新性原则 | 第59页 |
·加强大学生历史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 第59-69页 |
·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第60-63页 |
·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 | 第63-66页 |
·占领网络等新兴媒体历史教育新阵地 | 第66-69页 |
注释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大学生历史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表 | 第74-77页 |
访谈提纲 | 第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