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CSCW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协同工作组建立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自动协商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所做的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论文的意义 | 第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应用价值 | 第15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的基础理论 | 第17-25页 |
·CSCW概述 | 第17-19页 |
·CSCW的三要素 | 第17页 |
·CSCW的关键内容 | 第17-18页 |
·协同工作过程 | 第18-19页 |
·协商理论 | 第19-22页 |
·博弈论 | 第19-20页 |
·基于agent自动协商理论 | 第20-22页 |
·决策理论 | 第22-25页 |
·MCDM理论(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多标准决策) | 第22-23页 |
·群决策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建组协商过程 | 第25-35页 |
·建组协商的基本假设 | 第25页 |
·建组协商的PFCSP表示 | 第25-26页 |
·建组协商模型ECWT | 第26-32页 |
·建组协商模型ECWT的提出 | 第27-32页 |
·建组协商的基本过程 | 第32页 |
·ECWT协商算法的提出 | 第32-35页 |
第四章 ECWT的协商策略 | 第35-45页 |
·常用的协商策略 | 第35页 |
·ECWT协商策略的提出 | 第35-37页 |
·ECWT提案评估策略的改进 | 第37页 |
·ECWT参与者收益评估策略的提出 | 第37页 |
·ECWT组评估策略的提出 | 第37-38页 |
·ECWT反提案生成策略的改进 | 第38-42页 |
·平衡折衷策略(trade-off)的改进 | 第38-40页 |
·放松策略的改进 | 第40-42页 |
·ECWT组策略的提出 | 第42-45页 |
·组提案评估策略 | 第43页 |
·组参与者加入策略 | 第43页 |
·组“反提案”产生策略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建组协商中的协商决策过程 | 第45-54页 |
·ECWT中的协商决策过程 | 第45页 |
·效益评估函数 | 第45-47页 |
·一般的效益评估函数 | 第46页 |
·ECWT中效益评估函数的改进 | 第46-47页 |
·ECWT中的协商决策 | 第47-48页 |
·单个agent决策 | 第47-48页 |
·组决策 | 第48页 |
·Match-making操作 | 第48-51页 |
·Match-making操作过程 | 第49-50页 |
·决策过程中的空间变化 | 第50-51页 |
·反提案的生成 | 第51-52页 |
·重协商过程 | 第52-54页 |
第六章 ECWT中的组内协调协商 | 第54-62页 |
·ECWT中的组内协调协商 | 第54-56页 |
·组内协调协商和组对象 | 第54页 |
·组对象 | 第54-55页 |
·组的属性 | 第55-56页 |
·组内协调协商过程 | 第56-62页 |
·组员管理器 | 第56-57页 |
·角色调节器 | 第57-59页 |
·历史记录 | 第59页 |
·投票机制 | 第59-62页 |
第七章 ECWT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62-76页 |
·ECWT的协商策略性质分析 | 第62-68页 |
·ECWT的联盟博弈性 | 第62页 |
·ECWT的投票博弈性 | 第62-65页 |
·ECWT的均衡性 | 第65-68页 |
·ECWT的时间耗费分析 | 第68-76页 |
·ECWT协商线程数量分析 | 第68-70页 |
·ECWT通信开销分析 | 第70-71页 |
·ECWT计算成本分析 | 第71-73页 |
·分析结果 | 第73-76页 |
第八章 建组协商的模拟实验 | 第76-92页 |
·实验目的 | 第76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76-79页 |
·协商事件的设计 | 第77-78页 |
·协商历史记录和log设计 | 第78-79页 |
·实验的运行 | 第79-92页 |
·运行情况 | 第79-84页 |
·部分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91页 |
·实验结论 | 第91-92页 |
第九章 结束语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后记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