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草原区河流河滨带湿地融冻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引言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冻融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1 冻融期温室气体的研究途径第11页
        1.2.2 冻融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 冻融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机理第13-16页
        1.3.1 冻融过程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13-14页
        1.3.2 冻融过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14-15页
        1.3.3 冻融过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15页
        1.3.4 其他因素的影响第15-16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页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16-18页
        1.5.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2 技术路线第17页
        1.5.3 创新点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1.1 地理概况第18页
        2.1.2 气候特征第18-19页
        2.1.3 土壤植被状况第19页
    2.2 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法第19-21页
        2.2.1 实验设计第19页
        2.2.2 气体采集与测定第19-20页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第20-21页
    2.3 数据分析第21-22页
3 春季融冻期温室气体动态特征第22-32页
    3.1 融冻期环境特征第22-23页
    3.2 融冻期土壤CO_2 动态变化特征第23-25页
        3.2.1 土壤CO_2 通量变化第23-24页
        3.2.2 两种植物群落土壤CO_2 月变化比较第24-25页
    3.3 融冻期土壤CH_4 动态变化特征第25-27页
        3.3.1 土壤CH_4 通量变化第25-26页
        3.3.2 两种植物群落土壤CH_4 月变化比较第26-27页
    3.4 融冻期土壤N_2O动态变化特征第27-29页
        3.4.1 土壤N_2O通量变化第27-28页
        3.4.2 两种植物群落土壤N_2O月变化比较第28-29页
    3.5 融冻期不同植物群落全球增温潜势及温室气体排放差异性分析第29-32页
4 春季冻融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影响因素研究第32-42页
    4.1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融冻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2-34页
    4.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融冻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4-35页
    4.3 土壤氨态氮、硝态氮对融冻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5-37页
    4.4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融冻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7-39页
    4.5 土壤酶活性对融冻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9-40页
        4.5.1 蔗糖酶第39-40页
        4.5.2 脲酶第40页
    4.6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影响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第40-42页
5 讨论第42-46页
    5.1 春季融冻期河流河滨带不同植物群落土壤CO_2 排放机制第42-43页
    5.2 春季融冻期河流河滨带不同植物群落土壤CH_4 排放机制第43-44页
    5.3 春季融冻期河流河滨带不同植物群落土壤N_2O排放机制第44-46页
6 结论第46-48页
    6.1 主要结论第46-47页
    6.2 研究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群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企业组织演化的随机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