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 | 第12页 |
1.3.1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0页 |
2.1 国有中小企业的定义 | 第13页 |
2.2 股份合作制的定义及内涵 | 第13-14页 |
2.3 企业治理结构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2.3.1 治理结构的内涵 | 第14-17页 |
2.3.2 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 | 第17页 |
2.3.3 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方式分析及比较 | 第20-30页 |
3.1 国有中小企业现状 | 第20-23页 |
3.1.1 国企所面临的经济困境 | 第20-22页 |
3.1.2 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3.2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23-26页 |
3.2.1 租赁承包 | 第24页 |
3.2.2 中小企业的出售拍卖 | 第24-25页 |
3.2.3 股份合作制 | 第25-26页 |
3.3 股份合作制与传统合作制及合伙制的比较 | 第26-29页 |
3.3.1 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比较 | 第26-27页 |
3.3.2 股份合作制与合伙制的比较 | 第27-28页 |
3.3.3 股份合作制的优点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股份合作制设立的程序和规范分析 | 第30-37页 |
4.1 国有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设立的程序 | 第30页 |
4.1.1 资产评估与明确产权 | 第30页 |
4.1.2 制定企业章程 | 第30页 |
4.1.3 召开股东大会及筹建董事会 | 第30页 |
4.2 股份合作制的产权结构 | 第30-34页 |
4.2.1 职工持股制 | 第31-32页 |
4.2.2 经营者持股 | 第32-33页 |
4.2.3 其他股权形式 | 第33-34页 |
4.3 国有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规范分析 | 第34-36页 |
4.3.1 股份合作制的优点 | 第34页 |
4.3.2 股份合作制的局限性 | 第34-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对策研究 | 第37-41页 |
5.1 振华公司背景介绍 | 第37页 |
5.2 企业产权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 第37-38页 |
5.3 企业产权的改革 | 第38页 |
5.4 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 | 第38-39页 |
5.4.1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 第38页 |
5.4.2 建立和完善新的企业经营决策机构 | 第38-39页 |
5.4.3 建立新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 | 第39页 |
5.4.4 建立新型劳动分配和收益分配制度 | 第39页 |
5.5 改制后的效果 | 第39-4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