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第2章 从GATT到WTO有关纺织品贸易的协议及立法理念的变迁 | 第11-22页 |
·有违GATT精神的立法理念—“市场扰乱” | 第11页 |
·《1961年棉纺织品安排》总述 | 第11-13页 |
·《多种纤维协定》 | 第13-15页 |
·缔结过程 | 第13-14页 |
·协定概要 | 第14-15页 |
·《纺织品服装协议》及保护自由贸易立法理念的回归 | 第15-22页 |
·《纺织品服装协议》的产生及保护自由贸易立法理念的回归 | 第15-16页 |
·《织纺织品服装协议》的主要内容 | 第16-20页 |
·纺织品服装协议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 第20-22页 |
第3章 WTO反倾销法对国际纺织品贸易法律体系的影响 | 第22-25页 |
·WTO反倾销法的渊源和本质 | 第22页 |
·WTO反倾销法在国际纺织品贸易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2-25页 |
第4章 WTO《反倾销协议》的实体规范对国际纺织品贸易法律制度的影响 | 第25-37页 |
·倾销的确立 | 第25-32页 |
·正常价值 | 第25-29页 |
·同类产品 | 第29-30页 |
·出口价格的确定 | 第30-31页 |
·倾销及倾销幅度的认定 | 第31-32页 |
·公平比较 | 第32页 |
·损害的确定 | 第32-37页 |
·概述 | 第32-33页 |
·实质性损害的确定 | 第33-34页 |
·实质性损害威胁的确定 | 第34页 |
·实质性阻碍国内纺织业的建立 | 第34页 |
·国内产业的定义与范围界定 | 第34-35页 |
·累计评估 | 第35-36页 |
·因果关系 | 第36-37页 |
第5章 WTO《反倾销协议》的程序规范对国际纺织品贸易法律制度的影响 | 第37-49页 |
·反倾销的发起与调查 | 第37-39页 |
·证据的提供与审核 | 第39-43页 |
·证据的提供与质询 | 第39-40页 |
·保密资料及其处理 | 第40-41页 |
·证据的核实与处理 | 第41-42页 |
·利害关系人的确定 | 第42页 |
·通告和裁决解释 | 第42-43页 |
·调查终结的通告 | 第43页 |
·反倾销措施 | 第43-47页 |
·临时反倾销措施 | 第43-44页 |
·最终反倾销税的征收 | 第44-46页 |
·出口价格承诺 | 第46-47页 |
·行政复审和司法审查 | 第47-49页 |
第6章 中国纺织品行业反倾销法制的完善 | 第49-62页 |
·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 第49-54页 |
·建立预警机制,规范行业出口行为 | 第49-50页 |
·积极应诉及时抗辩,准确把握应诉时限 | 第50-51页 |
·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与律师的作用 | 第51-53页 |
·依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认定 | 第53-54页 |
·完善我国纺织行业反倾销法制的对策 | 第54-62页 |
·提升纺织行业反倾销的立法层次 | 第54-55页 |
·完善我国纺织行业反倾销的实体规则 | 第55-59页 |
·完善我国纺织品反倾销法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59-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