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 ·WCDMA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 第7-10页 |
| ·WCDMA的系统结构 | 第7-10页 |
| ·WCDMA移动数据库容灾背景 | 第10-12页 |
| ·移动数据库容灾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 ·移动数据库容灾建设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12页 |
| ·移动数据库容灾技术的发展评述 | 第12-14页 |
| ·容灾备份的发展 | 第13-14页 |
| ·容灾恢复的发展 | 第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14-15页 |
| ·全文结构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WCDMA移动数据库和位置管理的分析和研究 | 第17-26页 |
| ·概述 | 第17页 |
| ·WCDMA移动数据库 | 第17-19页 |
|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 第18页 |
|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 第18页 |
| ·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 | 第18-19页 |
| ·WCDMA位置管理 | 第19-25页 |
| ·WCDMA服务区域划分 | 第19-20页 |
| ·WDMA移动用户的位置管理 | 第20-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WCDMA移动数据库容灾模型及评价 | 第26-36页 |
| ·概述 | 第26-27页 |
| ·容灾系统参数 | 第27页 |
| ·容灾模型 | 第27-30页 |
| ·动态数据恢复时间 | 第27-29页 |
| ·故障损失 | 第29-30页 |
| ·容灾模型量化分析 | 第30-35页 |
| ·故障恢复时间 | 第31-32页 |
| ·故障总损失 | 第32-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WCDMA移动数据库容灾恢复算法研究 | 第36-55页 |
| ·概述 | 第36-37页 |
| ·VLR故障恢复过程 | 第37-41页 |
| ·VLR恢复指示(Restoration Indications) | 第37-38页 |
| ·VLR故障恢复处理流程 | 第38-41页 |
| ·SGSN故障恢复过程 | 第41-45页 |
| ·SGSN恢复指示(Restoration Indications) | 第41页 |
| ·SGSN故障恢复处理流程 | 第41-45页 |
| ·HLR故障恢复过程 | 第45-54页 |
| ·HLR热备故障处理流程 | 第46-49页 |
| ·HLR冷备故障处理流程 | 第49-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WCDMA移动数据库容灾的工程实现 | 第55-61页 |
| ·概述 | 第55-56页 |
| ·WCDMAHLR体系结构分析 | 第56-57页 |
| ·容灾中心建设方案 | 第57-60页 |
| ·基线建立 | 第57-58页 |
| ·增量数据同步 | 第58-59页 |
| ·容灾接管 | 第59页 |
| ·业务回切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附录1 | 第65-66页 |
| 附录2 | 第66-67页 |
| 附录3 | 第67-68页 |
| 附录4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