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生物法脱氮除磷工艺概述 | 第7-10页 |
·A~2/ O工艺 | 第7-8页 |
·Bardenpho 工艺 | 第8页 |
·UCT、MUCT 工艺 | 第8-9页 |
·VIP 工艺 | 第9页 |
·氧化沟工艺 | 第9-10页 |
·SBR 工艺系列 | 第10页 |
·反硝化除磷工艺概述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机理分析 | 第12-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3页 |
·实验装置 | 第12页 |
·实验原料 | 第12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12-13页 |
·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机理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13-16页 |
·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实验结果 | 第13-14页 |
·工艺的技术特点 | 第14页 |
·厌氧释磷机理 | 第14-15页 |
·缺氧反硝化吸磷机理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亚硝酸盐的累积及其影响因素考察 | 第17-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实验装置 | 第17页 |
·实验原料 | 第17-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18-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5页 |
·反应周期的确定 | 第19页 |
·污泥驯化历程 | 第19-20页 |
·DO 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 第20-21页 |
·碱度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 第21-22页 |
·温度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 第22-23页 |
·泥龄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 第23-24页 |
·pH 对亚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反硝化除磷菌的培养及其影响因素考察 | 第26-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实验装置 | 第26页 |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不同启动方式对反硝化除磷污泥驯化的影响 | 第27-29页 |
·反硝化除磷菌释磷过程考察 | 第29-30页 |
·吸磷过程考察 | 第30页 |
·磷吸收过程中亚硝态氮对DBP 最大抑制浓度的确定 | 第30-31页 |
·不同COD 浓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P 浓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N0_2~--N 浓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pH 值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SRT 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整体工艺研究 | 第36-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装置 | 第36页 |
·实验原料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整体工艺中厌氧、缺氧环境的考察 | 第37-38页 |
·整体工艺的运行工况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