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 第9-18页 |
第一节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 | 第9-12页 |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 第9-11页 |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外的信息技术教育 | 第12-15页 |
一、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概括 | 第12-13页 |
二、日本的信息技术教育概括 | 第13页 |
三、英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概括 | 第13-14页 |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状况 | 第14-15页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学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一、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现状 | 第15-16页 |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现状 | 第16-17页 |
三、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图式理论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 第18-27页 |
第一节 什么是图式 | 第18页 |
第二节 图式理论的内容 | 第18-21页 |
一、图式理论的早期研究 | 第18-19页 |
二、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 第19-20页 |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四、现代图式理论的研究 | 第21页 |
第三节 图式理论的外在表现形式 | 第21-24页 |
一、脚本(scrip) | 第22-23页 |
二、故事语法(story grammar) | 第23页 |
三、概念图(concept map)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图式理论中重要外在形式——概念图 | 第24-27页 |
一、概念图的其他理论支持 | 第24-25页 |
二、概念图的制作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用概念图的教学模式研究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概念图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 第27-29页 |
一、概念图使用的意义 | 第27页 |
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概念图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的教学模式 | 第29-35页 |
一、演示——模仿概念图教学模式 | 第29-30页 |
二、分层次教学——自学辅导概念图教学模式 | 第30-32页 |
三、小组合做概念图教学模式 | 第32-33页 |
四、自主探究——学生讲解概念图教学模式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概念图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第35-47页 |
第一节 实验目的、实验人员及研究假设、研究方法 | 第35页 |
第二节 实验步骤和实验内容 | 第35-40页 |
一、“什么是信息”的教学 | 第36-38页 |
二、“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教学 | 第38-39页 |
三、“计算机的安全使用”的教学 | 第39页 |
四、“常见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的教学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0-46页 |
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兴趣前后变化的分析 | 第40-43页 |
二、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成绩的分析 | 第43-44页 |
三、学生的认知策略及信息素养 | 第44-46页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一、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 第46页 |
二、研究中的不足 | 第46-47页 |
参考资料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附录1 | 第49-50页 |
附录2 | 第50-53页 |
附录3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