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呼吸系肿瘤论文--肺肿瘤论文

原发性肺癌发病及早期基因变异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英文摘要(abstract)第13-19页
第一章:绪论第19-68页
 一、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第19-24页
  1.肺癌发病地区分布第19-23页
  2.不同人群及组织病理类型的分布第23-24页
 二、现有用于原发性肺癌临床的诊断技术第24-30页
  1.影像学检查第24-25页
  2.经皮细针针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FNAB)第25页
  3.痰细胞病理学检查第25-26页
  4.支气管内镜检查第26页
  5.分子病理学检查第26-27页
  6.现有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肺癌临床中的意义第27-29页
  7.结语第29-30页
 三、原发性肺癌的基因改变及发病机制第30-37页
  1.原发性肺癌发病过程的组织形态及分子病理学改变第30-31页
  2.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学标记第31-34页
  3.用分子生物学标记物检测微转移第34-35页
  4.肿瘤增殖标志物第35-37页
  5.结语第37页
 四、DNA甲基化在原发性肺癌发病及临床中的意义第37-53页
  1.DNA甲基化与基因的表达第37-39页
  2.DNA甲基化与肿瘤的关系第39-41页
  3.DNA甲基化与NSCLC的关系第41-49页
  4.甲基化DNA检测对NSCLC患者预后的意义第49-51页
  5.DNA甲基化检测用于肺癌早期分子诊断的发展方向第51-53页
 五、循环DNA甲基化及其对原发性肺癌的临床意义第53-58页
  1.循环DNA的组成、性质及来源第53-55页
  2.人体液中循环DNA检测的临床应用第55-56页
  3.检测循环DNA用于对原发性肺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监测第56-58页
 六、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8页
第二章:肺癌的动物模型制备及其研究第68-90页
 引言第68-69页
 第一节、实验肿瘤动物模型的制备及测量方法第69-77页
  1.实体型实验肿瘤的接种第69-71页
  2.实体瘤测量方法第71-72页
  3.腹水瘤测量方法第72页
  4.倍增时间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第二节、肺癌肿瘤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及动物模型的建立第77-90页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7-83页
   1.实验材料:第77-78页
   2.临床肿瘤病例第78页
   3.实验方法第78-83页
  二、结果第83-86页
  三、讨论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90页
第三章:肿瘤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及其技术的建立第90-131页
 第一节:DNA甲基化在癌症中的研究及其检测技术进展第90-108页
  一、甲基化特异性序列研究分析现状第90-99页
  二、用于甲基化特异性基因序列研究的技术第99-106页
  三、结语第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第二节:APC基因启动子1A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建立第108-131页
  一、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基因扩增(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及甲基化特异性序列分析(methylation specific sequencing, MSS)第108-116页
  二、基于基因芯片的APC基因甲基化特异性检测技术的建立第116-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1页
第四章:原发性肺癌的抑癌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研究第131-173页
 引言第131-132页
 第一节、肺癌肿瘤抑癌基因APC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第132-142页
  一、材料与方法第132-136页
  二、结果第136-138页
  三、讨论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2页
 第二节、原发性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APC启动子1A序列甲基化模式的研究第142-153页
  一、材料与方法第142-144页
  二、结果第144-148页
  三、讨论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3页
 第三节、原发性肺癌中APC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研究第153-161页
  一、材料与方法第153-155页
  二、结果第155-158页
  三、讨论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1页
 第四节、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APC和p16基因的表达第161-173页
  一、材料与方法第161-163页
  二、结果第163-169页
  三、讨论第169-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3页
第五章 创新点第173-174页
致谢第174-176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176-178页
附录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务员分类制度
下一篇:藻类氧化塘最优化控制的生物标志物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