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务舞弊行为分析及控制模式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10页 |
|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7页 |
| 1.2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7-8页 |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8-10页 |
| 第2章 财务舞弊的本质研究 | 第10-13页 |
| 2.1 财务舞弊的内涵 | 第10-11页 |
| 2.2 财务舞弊的现状与危害性 | 第11-13页 |
| 第3章 财务舞弊理论及诱因分析 | 第13-22页 |
| 3.1 国外财务舞弊理论综述 | 第13-16页 |
| 3.2 我国财务舞弊的诱因分析 | 第16-22页 |
| 第4章 财务舞弊常用的手法透视 | 第22-26页 |
| 4.1 国外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法 | 第22页 |
| 4.2 我国财务舞弊常用的手法 | 第22-26页 |
| 第5章 当前我国财务舞弊的控制模式及其局限性 | 第26-37页 |
| 5.1 内部控制模式及其局限性 | 第26-31页 |
| 5.2 独立审计模式及其局限性 | 第31-37页 |
| 第6章 我国财务舞弊的控制模式新探 | 第37-49页 |
| 6.1 法务会计的认识 | 第37-38页 |
| 6.2 法务会计的提出及控制机制 | 第38-41页 |
| 6.3 法务会计在国外的运用 | 第41-44页 |
| 6.4 法务会计的再研究 | 第44-49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