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岗位胜任力测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的结构体系 | 第10-11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企业岗位胜任力及岗位胜任力测评的含义 | 第12-28页 |
·岗位胜任力 | 第12-16页 |
·岗位胜任力的缘起与定义 | 第12-13页 |
·岗位胜任力的构成要素 | 第13-15页 |
·岗位胜任力的分类 | 第15-16页 |
·岗位胜任力测评 | 第16-22页 |
·岗位胜任力测评的定义 | 第16-18页 |
·岗位胜任力测评原理 | 第18-22页 |
·岗位胜任力测评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22-28页 |
·胜任力定义汇总 | 第22-24页 |
·测评方法相关研究 | 第24-28页 |
3 岗位胜任力测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8-41页 |
·岗位胜任力测评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33页 |
·中国企业人才测评的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岗位胜任力测评可行性分析 | 第33-41页 |
·岗位胜任力测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33-36页 |
·优化价值链管理 | 第36-38页 |
·有利于实现员工的动态化管理 | 第38-41页 |
4 岗位胜任力测评体系的构建 | 第41-61页 |
·建立与组织相匹配的胜任力模型 | 第41-49页 |
·胜任力模型的边界 | 第42页 |
·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方法及评价 | 第42-45页 |
·国内使用胜任力模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45-47页 |
·“整合法”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 | 第47-49页 |
·岗位胜任力排序—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9-52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49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49-50页 |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 第50-51页 |
·一致性验证 | 第51-52页 |
·确定多元化的岗位胜任力测评方案 | 第52-58页 |
·测评工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 第52-55页 |
·用于不同岗位系列的测评方案 | 第55-56页 |
·应用于招聘的胜任力测评设计 | 第56-57页 |
·应用于培训的胜任力测评设计 | 第57-58页 |
·晋升考核体系胜任力测评设计 | 第58页 |
·实施岗位胜任力测评 | 第58-61页 |
·测评实施的流程 | 第58-59页 |
·实施岗位胜任力测评的注意事项 | 第59-61页 |
5 案例研究—HE公司岗位胜任力测评设计 | 第61-69页 |
·HE集团简介 | 第61-62页 |
·HE公司岗位胜任力测评体系设计—以销售人员为例 | 第62-67页 |
·前期的沟通与准备工作 | 第62-63页 |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 第63-66页 |
·岗位胜任力要素权重设计 | 第66页 |
·确定岗位胜任力测评方案 | 第66-67页 |
·实施评估 | 第67页 |
·岗位胜任力测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67-69页 |
结束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74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