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前言 | 第10页 |
二、教材改革新理念 | 第10-12页 |
(一) 以学生发展为本 | 第10-11页 |
(二) 终身教育理念 | 第11-12页 |
三、新教材体现新特色 | 第12-27页 |
(一) 新旧教材教育目标不同 | 第12页 |
(二) 新教材版面设计生动活泼 | 第12-13页 |
(三) 新教材知识结构编排客观合理 | 第13-20页 |
(四) 新教材知识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 第20-24页 |
(五) 新教材习题设计方式新颖多变 | 第24-26页 |
(六) 新教材语言文字使用规范严谨 | 第26-27页 |
四、新增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实施策略 | 第27-39页 |
(一) 讨论 | 第27-29页 |
(二) 资料 | 第29-31页 |
(三) 阅读 | 第31-33页 |
(四) 研究性学习 | 第33-36页 |
(五) 家庭小实验 | 第36-39页 |
五、STS教育与高中化学新教材 | 第39-42页 |
(一) 更新教学内容,编入新科技知识 | 第39-40页 |
(二) 结合化学知识,介绍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40页 |
(三) 找到切入点,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 第40-41页 |
(四) 利用化学实验,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 第41页 |
(五) 介绍化学发展过程,渗透化学史教育 | 第41-42页 |
六、新教材的缺憾 | 第42-43页 |
七、新教材对化学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 第43-46页 |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 第43-44页 |
(二)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所蕴含的课程理念,熟悉新教材, 正确使用新教材 | 第44-45页 |
(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基本功,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 第45页 |
(四)重视实践,不能只注意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第45页 |
(五)提倡协作,不能只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去孤立地教授化学 | 第45-46页 |
八、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 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