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一般病证论文--消渴论文

消渴病及其并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引言第1-16页
文献整理与研究第16-37页
 一、中西医病名沿革第16-18页
  (一) “消渴病”之滥觞第16-17页
  (二) “糖尿病”之由来第17-18页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第18-28页
  (一) 西医研究进展第18-20页
  (二) 中医研究概况第20-28页
 三、诊断及分型标准第28-31页
  (一) WHO之诊断分类第28-29页
  (二) 中医之辨证分型第29-31页
 四、临床治疗进展第31-35页
  (一) 西医治疗第31-32页
  (二) 中医治疗第32-35页
 五、糖尿病并发症第35-37页
  (一) 西医研究进展第35-36页
  (二) 中医研究概况第36-37页
方药证治研究第37-78页
 一、课题设计第37-39页
  (一) 研究目的第37页
  (二) 研究内容第37页
  (三) 资料与方法第37-39页
 二、统计结果第39-78页
  (一) 全部方药资料的概况第39-41页
  (二) 消渴通治方第41-51页
  (三) 消渴并病方第51-66页
  (四) 三消方第66-78页
讨论第78-105页
 一、消渴病发病假说第78-86页
  (一) 痰热燥瘀是关键的病理因素第78-80页
  (二) 脾失健运是发病的中心环节第80-83页
  (三) 体质是决定消渴发病及病后转归的内在依据第83-86页
  (四) 消渴病发病假说第86页
 二、消渴病临证思路第86-89页
  (一) 病证结合第86-88页
  (二) 标本兼顾第88-89页
 三、消渴病用药规律第89-92页
  (一) 初期健脾益气为主,佐以清热第90页
  (二) 后期活血通络为要,辅以化痰第90-91页
  (三) 化痰除湿、调理体质贯穿始终第91-92页
 四、消渴病及其并病辨治纲要第92-105页
  (一) 专病专药第93-98页
  (二) 辨证处方第98-105页
结语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黄河三角洲海洋地理信息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电离层探测系统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