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黄河三角洲海洋地理信息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研究

1 绪论第1-15页
 1.1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本文的主要任务第13-15页
2 系统总体设计第15-21页
 2.1 系统的设计目标第15页
 2.2 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与数据流程第15-16页
 2.3 系统的技术环境第16-18页
 2.4 系统的功能模块第18-19页
 2.5 系统的界面设计第19-21页
3 数据管理第21-40页
 3.1 元数据的管理第21-29页
  3.1.1 元数据及地理空间的元数据第21-23页
  3.1.2 元数据的制定标准第23-26页
  3.1.3 元数据的编码设计第26-27页
  3.1.4 元数据库的建设第27页
  3.1.5 元数据主要功能模块第27-29页
 3.2 黄河三角洲海洋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第29-35页
  3.2.1 数据的编码与分类第30-32页
  3.2.2 数据库表的设计第32-35页
 3.3 黄河三角洲数据仓库的构建第35-40页
  3.3.1 数据仓库简介第35-36页
  3.3.2 数据仓库构建的必要性第36-37页
  3.3.3 数据仓库的设计过程第37-38页
  3.3.4 数据仓库的主要组成部分第38-40页
4 数据挖掘第40-95页
 4.1 BP神经网络模块第42-52页
  4.1.1 BP神经网络模型第42-44页
  4.1.2 BP神经网络模块功能介绍第44-45页
  4.1.3 基于 BP神经网络的黄河三角洲水下地形恢复第45-52页
 4.2 自组织网络(SOM)模块第52-60页
  4.2.1 自组织网络模型第52-54页
  4.2.2 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描述第54-55页
  4.2.3 自组织网络模块功能介绍第55-57页
  4.2.4 基于 SOM网络模型的黄河三角洲遥感图片的地物分类第57-60页
 4.3 数据拟合模块第60-68页
  4.3.1 拟合算法描述第60-62页
  4.3.2 拟合分析模块功能介绍—结合水深测线拟合说明第62-68页
 4.4 灰色系统模块第68-73页
  4.4.1 GM(1,1)算法描述第69-70页
  4.4.2 灰色系统模块功能介绍—结合黄河三角洲面积预测说明第70-73页
 4.5 聚类分析模块第73-81页
  4.5.1 系统聚类分析及算法第73-77页
  4.5.2 系统聚类模块功能介绍—结合渤海污染物站点聚类说明第77-81页
 4.6 主成分分析模块第81-88页
  4.6.1 主成分分析及算法实现第81-84页
  4.6.2 主成分分析模块功能介绍—结合渤海污染物指数说明第84-88页
 4.7 SVD分析模块第88-95页
  4.7.1 SVD分析及算法实现第88-89页
  4.7.2 SVD分析模块功能介绍—结合“973”黄河口实测数据说明第89-95页
5 可视化第95-105页
 5.1 数据插值第96-98页
 5.2 二维可视化第98-100页
 5.3 三维可视化第100-10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消渴病及其并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