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论文--旱灾论文

我国北方干旱灾害性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中国干旱灾害的历史、现状及危害第9-38页
   ·我国干旱灾害的历史与现状第9-26页
     ·公元前我国北方的干旱灾害史第9-10页
     ·1470年~1948年的重大干旱灾害第10-12页
     ·1949年~1990年干旱灾害第12-14页
     ·历史重大典型干旱年旱情、灾情分析第14-20页
     ·1949年以来干旱灾害及其变化趋势第20-26页
   ·我国北方干旱灾害的危害第26-38页
     ·近50年来我国北方的农业(种植业)干旱灾害第27-30页
     ·牧区干旱灾害第30-32页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第32-35页
     ·城市缺水第35-38页
第二章 干旱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第38-50页
   ·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38-41页
     ·干旱对林业的影响第39-40页
     ·干旱对畜牧业的影响第40-41页
     ·干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第41页
   ·干旱对水资源和能源的影响第41-42页
     ·对水资源的影响第41页
     ·干旱对能源的影响第41-42页
   ·干旱灾害的经济损失第42-44页
     ·干旱灾害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第42-43页
     ·干旱灾害引起的间接经济损失第43-44页
   ·干旱缺水对环境的影响第44-47页
     ·部分地区土地干化和河流湖泊干涸情势加剧第44页
     ·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明显恶化第44-45页
     ·地表水体的污染有所加重第45-46页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有所加剧第46-47页
   ·干旱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第47-50页
     ·旱灾范围广,减产粮食多,加剧粮食需求缺口第48页
     ·牧区旱灾和农村饮水困难延缓了老少边贫地区的脱贫第48页
     ·城市缺水、城乡争水矛盾突出,社会安定受到影响第48-50页
第三章 抗旱减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50-51页
第四章 我国旱灾的特点及干旱发展趋势第51-59页
   ·中国干旱灾害的特征第5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旱灾特点第51-53页
     ·受旱面积和旱灾损失呈增加的趋势第52-53页
     ·干旱发生区域有扩大的趋势第53页
     ·旱灾影响范围有从农村向城市蔓延的趋势第53页
     ·干旱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第53页
   ·我国的干旱形势第53-55页
     ·农业用水矛盾加剧第54页
     ·工业和城乡缺水严重第54页
     ·干旱缺水限制牧区的发展第54页
     ·人畜饮水困难第54页
     ·水危机与水浪费严重第54页
     ·水污染加剧干旱危害程度第54-55页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干旱第55页
     ·植被破坏导致旱灾第55页
   ·我国旱灾的防治特点第55页
     ·长期性和艰巨性第55页
     ·防灾减灾目标的综合性第55页
   ·21世纪初我国干旱发展趋势第55-56页
   ·21世纪初农业旱灾的影响预测第56-59页
     ·农业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第56-57页
     ·种植业风险进一步加大第57页
     ·单位面积上的粮食生产负担沉重第57-59页
第五章 抗旱减灾面临的主要问题第59-61页
   ·水环境日益恶化,加剧了干旱缺水状况第59页
   ·水资源浪费严重,减少了可用水量第59页
   ·水利灌溉设施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抗旱作用第59页
   ·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第59-60页
   ·水资源分割管理,难以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第60-61页
第六章 中国抗旱减灾的思路与对策第61-65页
   ·我国抗旱减灾的总体思路第61页
     ·实施量水而行的发展战略第61页
     ·把节约用水作为抗旱减灾的重大战略措施第61页
   ·我国抗旱减灾的主要对策第61-65页
     ·加大投入力度,兴修水利,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第61-62页
     ·增加农田水利的投入,建立相对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第62-63页
     ·大力推广普及旱作农业综合抗旱措施第63页
     ·巩固完善农村抗旱服务体系第63页
     ·重视干旱灾害模拟与干旱规律等干旱基础研究第63-64页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第64-65页
第七章 旱灾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气候评价技术第65-67页
   ·旱灾的监测第65-66页
     ·人工监测第65页
     ·卫星遥测第65页
     ·气象预报第65-66页
   ·旱灾的预警系统第66页
   ·气候评价第66-67页
第八章 北方农业防旱减灾对策和措施第67-80页
   ·历史上的防灾减灾建设第67-69页
     ·水利灌溉事业的兴起和发展第67页
     ·旱地抗旱农业技术的运用第67-68页
     ·储粮备荒和救灾第68-69页
   ·1949年以来的农业防旱减灾建设第69-71页
     ·灌溉工程建设及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第69页
     ·开展水土保持,建设基本农田第69-70页
     ·初步建立了防旱减灾管理系统第70-71页
   ·农业防旱减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第71-73页
     ·防旱减灾面临的形势第71-72页
     ·当前北方农业防旱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第72-73页
   ·农业防旱减灾应当采取的主要对策第73-80页
     ·农业抗御旱灾的总方针第73-74页
     ·今后农业抗旱减灾采取的主要对策第74-76页
     ·农业抗旱减灾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第76-79页
     ·灾后补救对策第79-80页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第80-82页
   ·结论第80页
   ·讨论第80-82页
     ·干旱指标研究第80-81页
     ·防旱减灾组织体系第81页
     ·农业风险管理系统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作者简介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ONW公司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青海石油设计院企业文化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