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杂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含双或多异原子的五节杂环论文

2,6-二氯苯并恶唑的合成工艺研究

第一章 前言第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2.1 概述第12-16页
  2.1.1 精恶唑禾草灵除草剂的性质与作用机制第12-13页
  2.1.2 目前该产品的合成工艺路线第13-16页
 2.2 2,6-二氯苯并恶唑合成文献综述第16-22页
  2.2.1 2,6-二氯苯并恶唑的性质第16页
  2.2.2 2,6-二氯苯并恶唑目前的合成路线第16-21页
  2.2.3 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第21-22页
 2.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2-23页
第三章 苯并恶唑酮的合成第23-36页
 3.1 实验部分第23-25页
  3.1.1 化学药品第23-24页
  3.1.2 实验仪器第24-25页
  3.1.3 实验步骤第25页
 3.2 实验结果第25-32页
  3.2.1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第25-26页
  3.2.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26-27页
  3.2.3 溶剂邻二氯苯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27-28页
  3.2.4 反应物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第28-30页
  3.2.5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30-32页
 3.3 产物分析鉴定第32-33页
 3.4 结果讨论第33-36页
第四章 6-氯苯并恶唑酮的合成第36-48页
 4.1 实验部分第36-37页
  4.1.1 化学药品第36页
  4.1.2 实验仪器第36页
  4.1.3 实验步骤第36-37页
 4.2 实验结果第37-44页
  4.2.1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第37-38页
  4.2.2 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第38-39页
  4.2.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39-40页
  4.2.4 反应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40-41页
  4.2.5 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第41-44页
 4.3 产物分析鉴定第44-45页
 4.4 结果讨论第45-48页
第五章 2,6-二氯苯并恶唑的合成第48-56页
 5.1 实验部分第48-49页
  5.1.1 化学药品第48页
  5.1.2 实验仪器第48页
  5.1.3 实验步骤第48-49页
 5.2 实验结果第49-52页
  5.2.1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49-50页
  5.2.2 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第50-51页
  5.2.3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第51-52页
 5.3 产物分析鉴定第52-53页
 5.4 结果讨论第53-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60页
 6.1 结论第56-57页
  6.1.1 苯并恶唑酮的合成第56页
  6.1.2 6-氯苯并恶唑酮的合成第56-57页
  6.1.3 2,6-二氯苯并恶唑的合成第57页
 6.2 问题与展望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附子提取物抗移植性肝癌H22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进化识别及管理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