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4-23页 |
2.1 市场营销管理 | 第14页 |
2.2 营销观念与市场调研 | 第14-19页 |
2.2.1 营销观念的演变 | 第14-17页 |
2.2.2 营销调研 | 第17页 |
2.2.3 消费者行为的要素 | 第17页 |
2.2.4 消费者行为模式 | 第17-18页 |
2.2.5 购买者的决策过程 | 第18-19页 |
2.3 市场营销理论概述与4PS营销组合 | 第19-21页 |
2.3.1 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第19-20页 |
2.3.2 4Ps营销组合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2.4 营销活动中的市场细分 | 第21-23页 |
第3章 DA移动通信公司营销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 第23-33页 |
3.1 DA移动通信公司发展概述 | 第23-25页 |
3.1.1 DA移动的发展回顾 | 第23-24页 |
3.1.2 DA移动的发展速度在减慢 | 第24-25页 |
3.2 竞争对手对DA移动通信公司的施压 | 第25-28页 |
3.2.1 DA联通穷追不舍 | 第25-27页 |
3.2.2 小灵通的威胁 | 第27-28页 |
3.3 DA移动公司竞争的优劣势分析 | 第28-33页 |
3.3.1 移动公司竞争优势、劣势分析 | 第28-30页 |
3.3.2 移动公司竞争优势、劣势比较分析表 | 第30-33页 |
第4章 DA移动内部营销环境分析 | 第33-44页 |
4.1 DA移动ARPU值下降 | 第33-34页 |
4.2 DA移动ARPU值快速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第34-37页 |
4.2.1 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恶性价格战导致整体资费水平大幅下降 | 第34-35页 |
4.2.2 大面积减免月租致使月租费对ARPU的贡献不断下降 | 第35-36页 |
4.2.3 入网门槛的大幅下降造成新增用户“质量”低 | 第36页 |
4.2.4 用户细分和区隔不够造成用户结构向低端化发展 | 第36-37页 |
4.3 DA移动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4页 |
4.3.1 现有产品与服务策略出现的问题 | 第37-39页 |
4.3.2 现有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4.3.3 现有渠道模式出现的问题 | 第42-44页 |
第5章 DA移动通信市场细分和潜量预测 | 第44-53页 |
5.1 DA移动公司市场细分方法及结果 | 第44-45页 |
5.1.1 调查研究的方法 | 第44-45页 |
5.1.2 调查研究的结果 | 第45页 |
5.2. DA移动通信市场总体潜量预测 | 第45-49页 |
5.2.1 未来一年放号量估计 | 第45-47页 |
5.2.2 市县两级市场未来一年内放号量预测 | 第47页 |
5.2.3 各网络品牌放号量估计 | 第47-49页 |
5.3 未来一年重点目标群体分析 | 第49-53页 |
5.3.1 指标分析模型 | 第49-52页 |
5.3.2 相关概念与指标解释 | 第52页 |
5.3.3 重点目标消费群分析 | 第52-53页 |
第6章 调整DA移动公司市场营销策略 | 第53-74页 |
6.1 顾客满意策略 | 第54-59页 |
6.1.1 策略的理论前提 | 第54-55页 |
6.1.2 DA移动通信公司实施CS的原则 | 第55-57页 |
6.1.3 DA移动通信公司实施CS策略的措施 | 第57-59页 |
6.2 产品策略 | 第59-61页 |
6.3 价格策略 | 第61-65页 |
6.3.1 价格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 第61-63页 |
6.3.2 定价目标的选择 | 第63-64页 |
6.3.3 定价策略 | 第64-65页 |
6.4 促销策略 | 第65-71页 |
6.4.1 广告宣传 | 第65-67页 |
6.4.2 DA移动通信公司整合传播策略的实施 | 第67-68页 |
6.4.3 营业推广 | 第68-69页 |
6.4.4 公共关系 | 第69-71页 |
6.5 渠道策略 | 第71-74页 |
6.5.1 自有营业厅的管理 | 第72页 |
6.5.2 对代理商的选择及管理 | 第72-73页 |
6.5.3 拓宽营销网络的覆盖面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件一 关于DA移动的调查问卷 | 第80-82页 |
附件二 DA移动公司市场调查分析图表 | 第82-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