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简介 | 第8-9页 |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 第9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9-10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的现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LC/MS 联用简介 | 第12-26页 |
·LC/MS 联用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LC/MS 联用法的定义 | 第13-15页 |
·液相色谱分析法 | 第13-14页 |
·质谱分析法 | 第14页 |
·LC 分析条件的选择 | 第14-15页 |
·MS 分析条件的选择 | 第15页 |
·LC/MS 联用法的特点 | 第15页 |
·LC/MS 联用仪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 第15-16页 |
·LC/MS 联用仪所得到的信息 | 第16-17页 |
·质谱图 | 第16页 |
·总离子色谱图 | 第16-17页 |
·质量色谱图 | 第17页 |
·LC/MS 联用仪的结构 | 第17-26页 |
第三章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 第26-32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简介 | 第26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的结构 | 第26-27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硬件的分析与选取 | 第27-30页 |
·RS-232 总线 | 第27-29页 |
·数据采集系统框架 | 第29-30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软件的分析与设计 | 第30-32页 |
第四章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2-65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环境 | 第32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基础理论 | 第32-44页 |
·色谱峰的数学模型 | 第32-35页 |
·质谱峰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串口通信原理 | 第36-40页 |
·Windows 环境下串行通信程序设计的方法 | 第40-44页 |
·API 函数的方法 | 第40-42页 |
·Delphi 内嵌汇编语言的方法 | 第42页 |
·MSComm 控件的方式 | 第42-44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 | 第44-47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功能模块图 | 第45页 |
·LC/MS 联用自动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45-47页 |
·系统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47-65页 |
·数据采集 | 第47-55页 |
·方法编译 | 第55-56页 |
·数据处理 | 第56-61页 |
·图谱再处理 | 第61-63页 |
·制定实验报告 | 第63-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